劇場存活與拓展
李宇樑
劇場存活與拓展
執筆之時,看到香港人來澳的一個演出加場的消息,小劇場裡共演出五場,那是近二千的觀衆數量,可能比很多電影的觀衆還要多。之前從內地或台灣來的演出,在綜合劇院演出,也有兩千多的觀衆,門票並不便宜,二百多塊的門票,很快便售罄。這說明了澳門的話劇觀衆市場並不小,只是都不屬於本地戲劇的恆常觀衆。當然,那個市場(票房)是使用了不少成本(例如龐大的市場推廣)開發的,也有其它的因素,如劇團的號召力,戲的質素。
純從經濟角度看,理論上,那個收入數字,是可以支撑一個全職的劇團運作的。戲劇相對於其他媒體藝術(如電影),屬小衆藝術,但這個“小衆”仍可以提供戲劇自己生存的空間。夠氣魄夠視野的話,觀衆不單在澳門,更在香港,在珠三角。要說今天尋常人的幸福,跨域看戲是尋常事。
本地劇團要爭取只看外地劇團的觀衆,哪樣先行?我會說是那拓展觀衆層和面的意識,製作質素和推廣還只排第二。本地劇壇的主流觀衆面旣不廣,觀衆層也單一,以年輕人為主,未能開拓中產階層的觀衆。筆者有好些朋友曾經是劇場常客,近年卻逐漸淡出劇場。他們說有代溝,踏進劇場,放眼都是年輕人,顯得格格不入;而舞台上也多是年輕人的天地,戲劇內涵總差了一份厚度,缺了一份成年的成熟。這和創作團隊和演員的年齡斷層有關,生活閱歷成熟的參與者不多;都因為業餘,這年齡層的人都要顧家庭、生活、事業,各方面的擔子都重。劇場人有生活,劇場才可以生存。這現象只能在戲劇可以全職化,可以成為事業而非止於業餘興趣時,才可以有轉機。
市場推廣肯定對拓展觀衆有幫助,但成本重,非一般團體所能負擔,團體只能靠業餘方式發佈演出消息——只是發佈,夠不上市場推廣的層次。靠報章的幫忙,在戲劇圈子內派派傳單,發電郵,或者上facebook,但終歸屬戲劇小圈子內的網絡,走不出現成劇場觀衆層面。而且公開宣傳的渠道比以前少,很多年前,在街上貼海報,掛橫額不比現在諸多限制,而那是較便宜而又曝光度最大的方法,直接走進普通市民生活圈子。本地劇場缺少一個恆常的集中場地(除了電子網絡以外)讓市民甚至遊客查閱劇場消息或演出資料。文化中心本來是個較好的集中地,但只發放在文化中心演出的節目資料,即使在它的範圍內派發傳單也有問題,如果能夠(最少作有限度)開放給非文化中心內演出的劇團擺放演出資料,對推廣戲劇藝術自是功德無量。
說遠一點,在基本的自我生存以外,本澳劇場是否可以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試參考《寳島一村》、《暗戀桃花源》、《華麗上班族》,還有北京、上海風風火火的小劇場,可能有一點啟示作用。當然,劇場事業除了舞台演出,還可以廣義到劇本、音樂、影音、設計等知識產權。
李宇樑
lawrencelei200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