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3-02/25/content_780229.htm‘
龐大檢索網絡儲存整合珍貴史料
各界研啟“澳門記憶”工程
【本報消息】澳門基金會訊:澳門近年城市發展急速,喚起了人們對“集體記憶”的重視,文化的傳播及傳承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澳門基金會正在籌劃“澳門記憶”(Macau Memory)大型項目,旨在通過構建龐大的可檢索網絡系統,將澳門珍貴資料、生活場景、建築、風土人情等史料,科學有序地儲存和累積,成為歷史的載體。由於“澳門記憶”是一項大型的文化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及支持。因此,澳基會於本月廿二日下午在教科文中心舉辦了“澳門記憶”項目工作會議,邀請本澳的教育、歷史學、文創業、影視、語言學、收藏家、文物關注、書畫、資訊科技、文獻及圖書館、動漫等相關界別的機構及社團領袖與會討論。
獲國家文化部支持
澳基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在會議中就“澳門記憶”項目的開展提出幾點思路。他表示“澳門記憶”是一項全面挖掘和整合澳門歷史資源的龐大文化工程,具有時代意義,經數年來的深入研究,現正着手啟動工作。最重要的契機是得到國家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的支持,澳基會於去年底與該中心簽署合作協議,並借用其“中國記憶”的軟件平台開發“澳門記憶”數據庫,為有關項目的展開奠定重要的基礎。
同時,由於“澳門記憶”涵蓋的領域廣泛,項目的啟動需要凝聚社會的智慧和力量來共同參與,過去本澳的民間社團和政府機構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將來也期望“澳門記憶”能繼續得到社團和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包括社團在規劃年度活動時,可考慮按照“澳門記憶”的框架構思相關的活動計劃,如照片的徵集、口述歷史計劃、影視資料的整理、名人書畫的收集等,具體內容可與澳門基金會研商合作,基金會將對有關計劃給予全力的支持,冀使“澳門記憶”成為全民參與的長期項目,以及與大衆溝通的互動平台。
市民分享集體回憶
其後,澳基會研究所楊開荆博士向與會者介紹各地記憶工程的運作模式,以及“澳門記憶”項目的具體計劃,包括初步的內容框架與組織結構,如縱橫的歷史記憶、文獻史料、風景名勝、歷史古蹟、博彩娛樂、名人專題、傳統習俗、老照片、收藏品,以及技術平台及項目開展的具體方案等。有關項目將通過設立各種專題,如“澳門人的澳門記憶”、“老店舖記憶”、“校園記憶”、“工廠記憶”、“街道記憶”等,讓市民分享集體回憶,也藉此提升澳門人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各與會者就項目的內容及開展方式紛紛發表意見,會議討論氣氛熱烈,與會者認為項目具有重要的意義,建議邀請各界別的團體、專家組成專業團隊,以重點打造專題為起步點,透過加強宣傳及利用各種嶄新的網上平台以吸引大衆參與。
出席此次會議的有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教授李曉山、科技大學圖書館館長戴龍基、培道中學校長李寶田,以及各社團代表包括程祥徽、李觀鼎、林發欽、鄧景濱、鄭國強、陳樹榮、郭敬文、沈振輝、陳雨潤、陸曦、蔡珮玲、黎勝鍈、邵燕樑、黃志榮、姚鴻光、陳志威、陳鵬之、徐明達、黃錫鈞、黃天俊、范耀科、施援程等約四十位人士。不少與會者已就各自社團及單位可承擔的工作提出了初步意向,稍後將與澳基會進一步研商具體合作的內容和細則。
加強宣傳大衆參與
“澳門記憶”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世界記憶工程及其在澳門推動的研學計劃理念一致,通過各種方式極力保存人類記憶,並藉此培養青年人參與本土文化保育工作。另外,此平台的建立,將成為澳門人集體回憶的載體,從而提升本地的人文素質和文化認同感。澳基會將陸續邀請各界參與討論,務求集思廣益,更好地開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