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鄰——
曹其眞書緣博通中外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聖人的意思是和哥倆走在一起,哪怕此二君再狗熊再不堪,即使滿身缺點,但起碼有反面敎材的價値。俗語讀人如讀書,三人行尙且有我師,一個博覽群書的人,讀之除了增廣見聞長知識,其厚積噴薄而出的智慧光芒,堪為人師、堪為楷模而讓人肅然聆敎的價値,可謂千金易得師道難求。讀萬卷書不如讀讀萬卷書之人,自本月起本版將定期專訪本澳政商、社會名流,請他們談談閱讀與人生,娓娓道來知識、智慧滴水穿石的力量,以饗喜愛書香的廣大讀者。
今期打頭炮的嘉賓,請來全國政協常委、原立法會主席、同濟慈善會主席、知名商人曹其眞女士,其侃侃而談的風度,為讀者展現一卷閱讀決定命運的磅礴畫圖……
打開天窗說亮話
已故梁披雲老先生曾書贈曹其眞八個字:“欺世多偽,吾曹其眞”,她本人亦在博文中談到自幼心直口快,曾被父親“敎育”別那麼口沒遮攔,在社會上待人處事,不妨圓融一點。她說:“其實我心中也明白,在我的一生中,在社會上的確得罪了不少人。有朋友和我打趣說我這輩子可能一直是要‘打開天窗說亮話’了。我對此也是一笑而了之,我想雖應盡量避免因我的‘打開天窗說亮話’而無意中傷害別人的感受,但是,堅持‘說眞話、辦實事’絕對是沒有錯的,也應該是不會錯的。在我的人生中我遇見過很多正直善良、智慧過人、博學向上的人,這些人都是我人生中的楷模。他們的正直善良常常感動我、他們的智慧過人常常令我羨慕、他們的積極人生是我做人的榜樣、而他們博學向上更是激勵我努力學習的動力。我願意向他們學習,更願意與他們為伍。”
閱讀不但增長知識,更鑄鍊了人格,熟讀古今博通中外,讓人立起是非好惡的杆尺。曹其眞這種心慕賢人、韃伐宵小的犟驢子脾性,正是閱讀的力量。
讓父親憂心的直腸子
雖然大學讀的是物理系,但曹其眞很早就和文學結緣,除了買唱片,童年的零用錢都用來買書。她小學五年級看完《水滸傳》,六年級看完《三俠五義》;初中三年看完了《紅樓夢》、《三國演義》、《封神榜》、《儒林外史》、《官場現行記》、《家》、《春》、《秋》、《基度山恩仇記》中譯本;高中三年將金庸和梁羽生當時已經出版的所有武俠小說都看了一遍;大學期間看世界名著中譯本,雨果的《巴黎聖母院》,狄更斯《雙城記》、《苦海孤雛》,海明威《戰地鐘聲》、《老人與海》,以及當時可以買得到的福爾摩斯偵探小說。從她開始懂事起,就和閱讀——更準確地說是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自幼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的曹其眞,本來應該深懂“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傳統智慧”,學會中華民族“話到口邊留半句,凡事有理讓三分”的“做人哲學”,為何還是讓她父親——世界毛紡大王、港龍航空創辦人、永新集團創辦人、商界鉅子曹光彪——為她的直腸子性格擔憂呢?
四十五年的良師益友
一九六五年回香港定居後,曹其眞為快速掌握英語以便出國深造,在英文老師Mrs. Sieh指導下,開始閱讀英國著名女作家Agatha Christie的小說。但她學習英文的時間不到一年,基礎太淺詞彙積累得也不多,所以閱讀速度很慢。老師吿訴她學語言首重熟能生巧,認為閱讀時在句子中有個別的字不識不奇怪,重要的是能否明白句子的意思。如果在不同的句子裡重複看到同一個不識的字,只要明白句子的意思,當重複不斷地看到這個字,對這個字的意思慢慢也就明白了。Mrs. Sieh說Agatha Christie寫的英文不複雜,也不用刁鑽難懂的詞彙,書中描寫的都是懸疑的偵探故事,每個故事都具有特別強的邏輯和推理。而邏輯性和推理性強的故事,恰恰是讀物理的曹其眞特別喜歡的。自此,她開始了長達四十五年的英文小說的閱讀,期間每天從來未曾間斷,所閱讀過的英文小說,累計超過一千本。
喜愛閱讀加上急性子,曹其眞自小就不滿足於課堂上的學問,如飢似渴地讀着課外書。雖然英文基礎差,但她堅持從頭到尾讀完、讀懂,當成任務來完成,通過閱讀來惡補英文,否則無法應付學習和工作的需要。然而,在四十五年的歲月中,英文書籍逐漸成了她生命中的良師益友。
曹其眞謙虛地說,今天她的英文水平不能算是精通,但她通過閱讀英文書籍,學到了很多歐美國家的人文、藝術、生活、思維方式和風俗習慣。她這樣評價自己,雖然生在中國社會,從小受中國人文思想影響很深,但是今天她的思維、為人處世卻深受着西洋文化的影響。她說在法國居住和學法文的一年零三個月的生活,以及後來長期接觸歐美客戶也對她在這方面有着不可抹煞的影響,但是對她影響最大的,還是來自她那麼多年從未間斷的英語書本閱讀。
沒有包袱的視野胸襟
有位年輕網友提出升學的疑惑,曹其眞以過來人的經驗鼓勵對方,旣已生於中國人社會而且接受了基礎敎育,有能力的話應該出國留學擴闊視野。她說中國有數千年深厚傳統文化,但也是這個包袱讓人抱殘守缺,不能大開大闔;美國歷史短,歐洲人看不起他們的淺薄,但美國人沒有傳統束縛,有容乃大發揮得卓越進取,而歐洲的傳統文化和價値觀,當然更有可觀可愛之處。而閱讀能夠讓你足不出戶,認識到世界各地各族的多元文化,拓闊人的視野、思維、胸襟,當你和外國人溝通的時候,在政治、文代、藝術、生活方面都有共同語言。在閱讀的人生裡,曹其眞尤愛長篇英語小說,她認為只有巨大的篇幅,才能夠更好地展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時代背景,讓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和喜愛。曹主席之為性情中人,於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曹其眞的廣闊視野不但反映在閱讀上,更體現到她的從商之道。七十年代她帶着做毛衣的師傅們走出港澳,要他們去各大城市走走看看,接觸港澳以外的世界和生活,帶他們到世界上售賣最多名牌服裝的街道,用他們的眼睛和耳朶去體會眞正高品質的名牌,要他們認識在這個世界裏天外有天,強中有強的道理。曹其眞要求他們不能滿足眼前的成績,要他們開闊眼界,走進生活,面對挑戰和競爭。
德不孤必有鄰
一個直腸子的愛書之人,親賢人厭小人的好惡分明,難免都寫在臉上。幾十年從政生涯,由回歸前的立法議員到回歸後的立法會主席,曹其眞針砭了不少“言語無味、面目可憎”的不讀書之人,她說:“如果他們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們也不能對他們有太高和太苛刻的要求,但是如果我們權高位重的、負責制定政策和法律的官員們也是這樣的話,那麼我除了為他們感到可惜外,更會為我們的社會感到可悲和可哀。”
在當下的功利社會,曹其眞寄語為人父母者,可以鼓勵但不必強迫子女看甚麼書,不妨帶他們多逛逛書店,由他們隨性選擇,關鍵是一切由興趣出發,一旦強迫就難以為繼了。曹其眞勉人自勉,無論自己的做人哲學,抑或對後輩的點撥,由始至終還是那句話——率性而為。正如她的同濟慈善會辦公室內,一幀“德不孤”的橫幅,出自孔子《論語》:“德不孤必有鄰”,意謂有德行的人秉持剛直不阿,必有同儕支援,絕不會孤軍作戰。
文、圖:未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