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意產業 創新人才關鍵
“創意產業是一個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創意產業的生命力在於體制機制創新和科學技術支撑,發展創意產業說到底要依靠創新人才。”這是胡錦濤總書記日前考察海南國際創意港所作的最新闡述,真正牽牢了發展創意這個新興產業的“牛鼻子”。
衆所周知,英國是最早明確創意的概念:“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九一年確認為文字創造、視覺藝術、時裝等六類;過了六年擴充為十三類,電影、電視和廣告、出版、電腦軟體、廣告、建築、設計等,還有三個外延領域——旅遊、博物館和美術館、遺產和體育。
現在出現一種“創意產業盲”,以為搞文字創造的、做設計的、從事一般旅遊的,似乎就在發展新興的創意產業。所以稱這些人謂“盲”者,因他們一葉障目,沒有看透“創意即創新”。
須看透創意即創新
要知道在創意產業佔全球市場43%、創意階層人數近四千萬(佔全國就業人口30%以上)之美國,凡是新的觀念、新的技術、新的內容他們均視為“創意”,憑創意產生出的“知識產權”可以表現是文化藝術,也可能是科技發明,甚至是商業模式。其創意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就是知識和資訊;其創新出來的新的形式或設計,須易於傳播並可廣泛使用。
近二十多年冒出知識經濟,出現資訊爆炸,故而水到渠成地催促新興的創意產業,這個產業每天為地球村貢獻220億美元,以高於傳統產業的24倍速度增長。
近日來澳發現,澳人對於創意產業真的熱衷起來,感到這個新興產業是“香蛋撻”,有助適度多元經濟發展,甚至有利創建國際休閒旅遊中心。但目睹此間也存在盲者,有待掃盲。
我們要抓創意產業須抓緊,但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從中央給澳門的定位作為發展方向去抓,要從澳門實際和現有條件來抓,這樣才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前面提到的三個“外延領域”,同澳就相當搭界,可是有些澳人反而覺得風馬牛不相及。
文體旅遊融合推廣
辦澳門東亞運,花不少資金建設不少“硬體”,沒有賽事不能曬太陽吧,如何創意出新的“軟體”(活動、專案、節慶),來充分開發、物盡其用?近日邂逅上海世博的動態清明上河圖在“澳門蛋”展出,異常轟動,豈不成功一例?
設計體育館的國家級知名院士魏敦山,發現不少地方在休賽時把場館改作超市,他為寧波設計時乾脆把商業用途也設計進去;又在上海八萬人體育館中嵌入一間休閒旅遊賓館,這說明“創意”也可催生本澳不少體育場所之多功能、多元化。再說,澳門有比內地辦得更早、國際化更高的藝術、音樂兩節和賽車盛事,政府花費也不菲,旅遊局可否與文化、體育兩局一起到內地及海外推介,文體與旅遊融合也是創意一式,對於構築國際休閒旅遊中心更是“添磚加瓦”。
紐約之所以比巴黎等勝一籌,成為一流的創意城市,與傳媒業發達不無關係,靠其輻射全球,倍增影響力。澳門也有這方面的優勢,恰恰被人視而不見。上海發展文創十大新確定的領域中就列入媒體業。
開放胸襟引進人才
正如總書記所指示,說到底要依靠創新人才。澳門才五十萬左右人口,可是細小如氹的濠江不是曾經冒出鄭觀應、冼星海這些創新人才嗎?祇要努力發掘和培育,本土新生代創新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美國在一九○○年創意階層300萬,佔就業人口10%,到一九九九年達到30%則為3,830萬。其間前八十年增1,500萬,後二十年翻一番多接近4,000萬。撰寫《創意階層的崛起》的佛羅里達說,因為美國營造“生氣勃勃的創意環境”,對創新人才的認可和重視,近悅遠來,自然人才濟濟。
從中央到地方均在實施引進人才的“千人計劃”,這對於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和建設創新型國家至關重要。澳門的門要開放大一點、澳門人的胸襟要開闊一些,那麼就牽牢得了發展創意這新興產業的“牛鼻子”。創新人才在澳一天比一天多起來,創意產業也好,多元發展也好,國際休閒旅遊中心也好,均會心想事成、夢想成真。
滬港澳文化交流協會 姚姚 姚榮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