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敎育培育共同核心能力
何順文
通識敎育培育共同核心能力
今天的世界更為環球化、知識化及多變化。今日的大學生在畢業後,一生或將從事多個不同的職業崗位,經常與大學時主修的專業不相關。即使是專業訓練,知識的傳授也很快過時。因此他們需要擁有多元的知識面與技能,在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作創新性回應及尋求新機會。博雅敎育或通識敎育就是針對職業導向的高等敎育趨勢所作出的回應,也是在衆多大學改革本科敎育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環。
通識敎育(General Education,簡稱“通識”或GE)起源於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的自由敎育或博雅敎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在中世紀,Liberal Arts或Liberal Study泛指適合一個自由人的正規課程。當時不少西方學者感到一些大學的學術分科太專門分割,於是提倡博雅敎育,以培養能將不同知識融會貫通的完整的人才;當時,歐洲大學的博雅敎育一般包括七個科目:文法、邏輯、韻律、算術、天文學、音樂及幾何。直至十九世紀末,博雅敎育已成為西方高等敎育的基礎部分。但自二十世紀初,博雅敎育受到重視硏究的新大學模式所挑戰。
美國是現代博雅敎育的發源地,美國自19世紀開始盛行通識敎育,耶魯大學的1828年報吿與哈佛大學的1945年報吿,都強調通識敎育的目的在於提供學生心靈的培育及思考、溝通、判斷與價値認知等共通能力。不少小型博雅書院(又稱文理書院)(Liberal Arts Colleges)就是針對硏究型與科技性大學的弱點,以專注本科博雅敎育,着重小班敎學與緊密師生關係見稱。但這些美式文理書院在20世紀中亦受盛行的知識專門化、重視科技硏究及實用科目(如商管)需求大增等趨勢所影響。幸運地,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對博雅敎育內容與價値的熱烈爭論,導致大家再次認同本科課程須小心地設計以提供學生所需的廣度與深度。此後,通識敎育在北美院校重新獲得應有的重視。
通識敎育可說是博雅敎育的主要部分,“通識敎育”與“博雅敎育”兩個名詞很多時互用。通識敎育可以界定為大學內“所有學生(不論主修學科)共享的學習經驗”。相對專門、專科或職業敎育,現代通識敎育強調通用知識(General Knowledge)而非專門知識,它旨在提供多學科的廣闊視野與價値,發展學生所需之可轉移核心能力(如自省、思辨、批判、溝通、領導、問題解決、終身自學及世界公民責任感)。通識敎育也是大學內唯一所有師生可共同反思重要人類社會問題之平台。
在香港,中大、浸會與嶺南等院校較早在20世紀60年代已有必修通識,但港大、理大與城大均沿用英式敎育,直到近年才嘗試引入類似通識的核心課程。隨着香港334新學制改革在2011年的落實,大學本科將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各大學都改革其本科課程,計劃在2012年開始全面推行新的或經改革的核心通識課程。
在中國內地,早在上世紀末推行所謂“素質敎育”,但成效並不顯著。直至2009年才有共識,正式把“素質敎育”改名為“通識敎育”。近一百所重點大學除敎育部指定的科目外,已作本科改革並加入新通識課程為學生必修內容。一般院校核心通識要求一般為16學分,共分為五至六個範圍如語文、文史哲、社科、數學、自然科學、中國與世界文明等。在一些大學,每個範圍有超過二、三百門科目讓學生自己選擇(在一些院校如北大,其他自由選修通識科一般不給予學分)。明顯地,內地正努力將通識元素融入本科課程結構內。
澳門的大學起步較晩,但澳大最近亦進行一連串改革,發展具自己特色的通識敎育。澳大的本科敎育希望做到突破專業敎育傳統的界線,把專業、通識、硏習和社群(住宿式書院)的四個敎育維度有機融合,從各個方面及全天候塑造學生成為具有良好品德素質、跨學科知識、獨立思考、解難和創新能力的優才,畢業後應可從容面對全球化社會帶來的各種挑戰。
大中華地區內高敎改革方向一致,這都有利於全人敎育的實踐,要培養優質的人才,就必須提供優質的敎育,為學生設計最切合需要的本科課程,這旣是世界高等敎育的發展方向,也是澳大實踐一流大學目標的基石。
優質通識課程應具目標性、基礎性、廣博性、進階性、連貫性、統整性,以及嚴謹性。雖然對通識應包括甚麼科目仍未有一致的共識,但一般同意包括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等領域。哈佛大學07年的通識改革報吿將通識分為八個範疇:美學與詮釋、文化與信仰、數學邏輯推理、倫理/道德推論、生命科學、物質世界科學、世界各社會及世界中的美國。總括來看,自然科學求眞求實,人文社科求善求美,因此相輔相成。
簡單來說,敎師在設計通識科目時,要回應下述問題:“如這科目是學生在這個領域內唯一要修讀的,他們應需知道怎麼及如何令他們終生對這個領域知識有持久的明瞭與興趣?”
通識敎育的精髓不是單以吸收知識為本,而是通過吸收知識的過程來培育學生的共通核心能力,尤其是獨立批判思考,對傳統智慧及權威提出疑問,提出創新見解。
但這也帶出在亞洲地區推行通識敎育的一些內在矛盾與挑戰。在較強調權威和服從的東方社會文化環境下,加上傳統較重視背誦和考試的敎育制度;靑少年普遍的從衆心理,大多學生都乖乖地聽講自讀,很少有主動跟敎師互相提問(即所謂蘇格拉底式對話)的信心和見識。因此推行通識要突破這個局限,師生反覆互動討論、激盪思維,學生的獨立思辨能力才能逐漸成長,這正是終生自省自學的必須條件。
何順文
(篇幅所限,本文略有刪節。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