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房屋政策及樓市“辣招”
針對現時樓市熾熱,政府在房屋政策方面,應制訂長遠而宏觀的政策。因房屋並非純粹一種自由市場商品,它是普羅大衆的必需品。對貧富懸殊加劇的地區,房屋是一種社會福利,可促使資源再分配,拉近貧富距離,令社會穩定,鞏固政府管治認受性。因此,澳門特區政府,必須非常小心謹慎處理房屋問題。政府亦需全面觀察不同階層居民對房屋政策的意見。建議澳門特區政府應進一步把房地產供求市場劃分為不同區間,針對不同社會階層人士,以滿足他們不同性質的需求。建議可分為三個區間。
助低收者租住社屋
第一個區間:針對低收入家庭(個人入息中位數1/2或以下),政府應提供足夠社會房屋給他們租住,令他們有基本之生活質素。
第二個區間:針對於收入接近或略高於個人入息中位數之人士,這些家庭本來是有能力購買房屋,但卻受到近期樓市熾熱影響,未能負擔高昂樓價。因此,政府應提供一定數量的中小型面積單位的經屋,讓這階層之人士有初步置業能力,得以安居。日後當他們經濟條件許可,便可轉買高一級的私人物業,提升居住質素。
第三個區間:針對高收入人士或外地投資者,提供私人高級商品房屋,由私人發展商負責提供。政府若能把房屋分成以上三個區間/階層,居民便可各取所需,避免部分人士感到沒有能力擁有合適房屋。
公營房佔半總住房
根據統計數字,澳門人口上升速度並不很高。以近年政府的投入趨勢,政府有可能提供的公營房屋(包括新舊社屋及經屋)佔本地住宅單位約50%。這已是個不少的數字(假設12,000個單位在石排灣及青洲坊,可在一二年入伙)。因此,根據人口增長估算,未來澳門每年平均興建約4,000個單位,以過去十年人口增長比例,足夠且可滿足新增人口的房屋需求。
對近年的炒樓現象,可能是資訊不平均,本地及外地熱錢炒作,加上正確資訊不流通所致,令地產市場不健康,並非房屋單位供不應求。因現在澳門仍有很多空置單位。只要政府明確表示,向居民及發展商說明,政府有決心扮演一個重要的持份者角色。據現時公佈的比例,如19,000個公共房屋單位,若可如期落實推出,未來政府所提供的是總房屋需求的約五成單位(包括新/舊經屋、社屋)。在未來日子,政府如能積極宣稱其決心扮演重要的提供房屋的角色,這將有效控制炒家及私人發展商作不合理炒賣。政府除要有短期壓抑房地產的措施,如近期推出的四個“辣招”,長遠來說,政府最重要做的是土地規劃、平衡樓市,令其健康發展。
清晰資訊杜絕炒賣
總括而言,要有長遠及整體性地維持一個健康的房地產市場,必須配合城市規劃及增加土地供應。其次,政府亦應盡快把整個城市規劃及土地供應時間表,清晰及有計劃地讓居民知道每年有多少土地、公共及私人房屋可以供應。如果有清晰數字及時間表,便不會讓炒家有機會炒作。政府短期的措施,如控制銀行樓宇按揭、增加印花稅等,雖有用但只是治標方法。政府近年推出的新城區填海計劃將是一個新開始點,增加土地供應,居民應密切關注,要求政府預留充足土地興建公共房屋,不要令新城填海區淪為私人地產發展商的禁臠。
陳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