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讓家長樂於埋單的兒童劇
妹妹兩歲半了(報讀幼稚園都按三歲算),第一次可以和姐姐一起到劇院(幾乎所有的節目都要求三歲或六歲以上的觀衆方可入場),去看兒童劇《十兄弟》,顯得十分雀躍。
不知出於何種考慮,和往常不一樣,在崗頂劇院演出。如果撇開躋身文化遺產的考量,遠不如在文化中心小劇院來得方便,因為畢竟場地的限制,有些掣肘的感覺。
有不少在過往藝術節中陌生的面孔出現。大概成年人去看一場演出,可以有太多限制的原由。但是要帶孩子去看,則被視為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敎育時機,在所不惜。所以,從經濟和情感的角度,孩子的錢最好賺,澳門的兒童劇在兒童至上的培育中,應該有長足的發展。
且慢,不要忽視裏面的風險,因為做家長的,也會考慮到:
劇目好看嗎?如果不好,豈不是浪費了孩子寳貴的時間,那可是從功課裏擠出來的時間啊。
下周還有好多測驗,又要學習舞蹈音樂,要不要看呢?
一周裏唯一和家人聚會的時間,因為去看兒童劇而推搪?
孩子的娛樂方式很多,為何非去看兒童劇不可?
所以,一齣讓成年人埋單的兒童劇,還眞有難度呢。
節目即將開演,一群演員,湧到觀衆等待的鏡廳。她們每一個人,很認眞地問着孩子這樣的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十兄弟是甚麼樣子?可不可以畫出來?
兩個孩子都很靦腆,而且不知所措地望着我。
我也回望着兩姐妹——抱歉,我沒做功課,不知道要開演的十兄弟是甚麼。
當時,鏡廳裏等候入場的孩子,大多數都為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愕然。
你讓一個五、六歲的孩子說十兄弟的故事,遠不如問她們芭比、白雪公主之類的會得到更好的答案。因為,連她們的家長都要受人提示一番,才想起這個古老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十兄弟是十個天賦異稟、長相奇特的兄弟——千里眼、順風耳、大力三、奀皮四、飛天五、銅頭六、高腳七、遁地八、大口九、大喊十。
這樣的開場白,實在不是一個好點子。
而且,《十兄弟》的電視劇深入民心,如果再來一個翻版,不能更精彩、更豐富的話,跟不上家長和孩子求新的步伐,就會變得乾癟,談不上甚麼藝術的享受了。
另外,選擇《十兄弟》這樣一個富有敎育意義的題材,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說敎的模式——憂心忡忡、居高臨下、儲心積慮地提醒並敎育孩子,要像十兄弟一樣同心協力,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對抗壞人、解決困難,而忽視如今孩子的視野和想像力。
我不禁對接下來的表演有些擔心。
因為一人帶兩個孩子,要是孩子一不耐煩,在座位上屁股坐不穩,上下翻動;小嘴管不住,不停地問十萬個為甚麼;叫嚷上廁所、吃零食甚麼的,或者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要做好逃跑的準備。
別以為孩子好擺佈,小觀衆比大人更難伺候呢。
所以,這場演出的成敗與否,簡單地說,就是我家孩子的關注度。
但是,接下來,情節的緊湊和互動、演員落力的演出,都說明這是一個成功的節目(除了在妹妹不耐煩的時候,悄悄往她嘴裏塞了一粒糖,其餘時間,都可以專心看演出)。
有幾個亮點値得一說。
一是人物和木偶共存的表演形式,很能討好孩子。
不知是否無心揷柳,某些演員用木偶代替。按照場刋編劇許國權的說法,“《十兄弟》角色很多,各人性格獨特,要用短短的篇幅把他們寫得活靈活現,有一定的難度,加上在戲中採用了人、偶同台的方法,有些角色有時是人,有時是偶”。
《十兄弟》裏面的木偶,將孩子的心拉近了。
就如藝術節另一部兒童劇《卡莉蟲蟲飛》(那也是一齣體現編劇熱忱的劇目),裏面描寫了一個調皮好動的男孩,不喜歡讀書,但對大自然卻充滿好奇,那個男主角,外形和表演有些似《憨豆先生》,在成人看來很精湛,但是和孩子還是有年齡距離的,如果換成一個少年表演會更好。
《十兄弟》還有高蹺表演——高腳七來回走了兩次,就足以讓孩子好奇不已。演出結束後,還有孩子渴望瞭解裏面的玄妙,劇團將道具現場展示,才解開了孩子心中的問號。如果再現場走一次,也許更妙。
木偶生動活潑,像孩子熟悉的公仔玩具,令他們覺得特別親切(不過由於木偶準備時間倉促,孩子的意見是,可以做得更完美些,將十個兄弟的特徵更好地表現出來,比如雙目可觀看千里的千里眼;能聽到很遠的聲音的順風耳;力大無比的大力三;身體像橡皮,能任意收縮手臂的奀皮四;身後有一對能隱藏的翅膀,可以高飛的飛天五;頭硬如銅的銅頭六;可以任意收縮腿腳的高腳七、可以遁地的遁地八、能夠喊出比常人大幾十倍的聲音,吸氣呼氣時能夠加速空氣流動的大口九、哭出的眼淚能解百毒和淨化污水的大喊十。讓觀衆在視覺享受中記住角色)。
二是注意製造衝突和懸念,時刻滿足孩子的好奇。
讓這些平均年齡才五、六歲的孩子(目測的感知),去看一場六十分鐘的表演,讓孩子全程關注,是要有功力的。劇本、舞臺設計、道具、音響等配合,營造高潮迭起,滿足了孩子們的情感需求,讓孩子緊張中又覺得快樂。
所以,要讚一下劇本。
故事的開頭,善良的漁民蝦哥、蝦嫂偶得一顆法力無邊的奇珠,蝦嫂於混亂中呑下寳珠,當夜竟誕下十子,且各具本領。還有一些穿揷、銜接的情節,都用旁白一筆帶過。
而《十兄弟》的故事發展,連同現實中的一位老婆婆講《十兄弟》的故事,兩個故事時空交錯地進行,是形成高潮迭起的首要原因。
三是劇中有互動和競猜的環節。
從傳統的給台下正襟危坐的觀衆講故事,到臺上的演員走下舞臺和觀衆互動,再到讓觀衆走上舞臺參與演出,這不僅是兒童劇,也是如今很多舞臺劇演出形式變化的趨勢。
比如老婆婆生日,十個孫子來慶賀,人數不夠,讓觀衆席中的三個孩子頂替,孩子們被吸引住了,不再膽怯,紛紛舉手要求上臺,創造了熱烈的現場氣氛。
還有,十兄弟齊往大帥府救父,被大帥打敗,剩下三個兄弟狼狽敗逃回家,經過母親勉勵,於是他們乘一張爛床板,經過風浪的搏擊(中間省略),最終到達大帥府,再找仇人。
那三兄弟是如何歷盡艱險,到達大帥府的呢?編劇將中間省略的部分,交給孩子去想像(稍微有些牽強)。
四是故事並非單純的表演,還有說唱的成分,傾向於舞臺劇,所以不會悶場。
劇裏面的音樂、歌詞、舞步配合得恰到好處,演員能歌善舞,且熱愛孩子,使整個演出精彩紛呈。
表演結束後,還有和小朋友的近距離接觸(主辦方聲稱是座談,嚇壞了一衆觀衆,換個名稱,會更親切)。
總之,借用香港編劇和導演成熟的經驗,還有澳門演員的抱負,以及年輕人的大膽嘗試(據說還有中學生參與演出)。儘管演技還待嫺熟,但是裏面包含對藝術的執着和投入,在澳門這個商業化的小城,的確讓人深受鼓舞,年輕一代的活力和熱忱,更讓人不由為之擊節叫好。
一場嘻嘻哈哈的《十兄弟》結束了,孩子在落幕的笑聲中回到家,但《十兄弟》所傳達的寓意,又在孩子心中潛移默化地沉澱下來。
兒童劇的寓敎於樂,讓人滿意放心。作為家長,我可以肯定的說,《十兄弟》是一齣讓家長樂於埋單的兒童劇。
尙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