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澳古籍藏書具地方特色
【本報消息】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會長鄧駿捷昨闡述了澳大圖書館古籍藏書的特色,指出該校圖書館的古籍藏書,對比內地及港台各大圖書館來說並不特別起眼,但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且個別藏本於學術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值得深入研究;澳大歷史系助理教授何偉傑稱,至今儘管有不少漢籍史書獲得翻譯,但深信仍有相當部分重要的史學漢籍尚未給予翻譯,故古文英譯的研究潛力巨大。
澳大古籍藏量豐富
鄧駿捷演講時說,澳門的古籍藏書系統和中國古代藏書系統大體一致,基本為四分天下格局,即政府的公共藏書、學校的學術藏書、教堂寺廟的宗教藏書及私家鑑賞藏書。澳大圖書館現有中、英、葡等語種圖書二十萬多冊,每年圖書平均增長量為二萬多冊,館藏包括歐盟等國際組織出版物、澳門文獻、漢文古籍、美國研究資料、葡文法律文獻等特色文獻。校方的圖書館古籍藏書,為本澳各高校之冠。
據統計,澳大圖書館現藏有漢文古籍約七千餘種共一萬四千多冊,主要為明清時期的刻本、抄本、套印本、批校本等,包括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著述,內有大量嶺南和澳門的地方文獻及西洋宗教類圖書。在地方文獻方面,館方喜購藏澳門古籍文獻,故嶺南文獻及澳門文獻的典藏成為圖書館古籍藏書的一大特色。在古籍藏書中,有一定量的清代以來著名學者、藏書家的批校題跋本,具有較高的學術和史料價值。
古文英譯潛力巨大
鄧駿捷指出,澳大圖書館近年投入大量資源,積極發展藏書電子化計劃。為進一步保存和利用館藏古籍圖書,館方加強了館藏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於○三年開展了古籍文獻電子化計劃,○五年更與該校中文系合作整理出版了《澳門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圖錄》,是根據館藏古籍圖書的特點,分“歷代名著”、“鄉邦文獻”、“宗教譯述”等三部分,收錄古籍一百種,此圖錄已上載至圖書館網站,方便師生使用。
此外,何偉傑在專題發言中指,漢籍外譯由來已久,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環。戰後英語大專學界對漢籍的翻譯及研究,與華語學界同樣不遺餘力,除大量小說及詩詞等文學作品被譯成英文外,也有不少史學漢籍被翻譯及研究,還輔以大量註釋、附錄及導讀,參考價值甚高。這些譯作又以紀傳體正史、編年史及遊記的數量最為矚目,可提供一些背景資料輔助有關文學研究。縱觀有關的書評,可知西方漢學界對古籍翻譯的重視、翻譯水平的要求及評價標準,深信古文英譯的研究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