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滴見旅遊政策和管理的缺失
澳門特區政府自二○○二年開始把旅遊博彩業定位為澳門的龍頭產業,旅遊博彩業的重要地位從此得到確立,各項經濟政策皆圍繞此定位制訂和調整。最近,國家發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把澳門規劃為發展“國際旅遊休閒中心”。這一國家級的改革發展規劃與澳門政府的地區經濟定位基本一致,符合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合作和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澳門經濟發展指明方向,為宏觀決策和管理奠定思想和理論基礎。
然而,澳門要發展成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無論是業界,還是政策都必須反思和檢討各自決策和管理上的缺失,借鑒人家先進經驗,提高本身決策和管理水平,逐步完善各項工作和設施;還要不斷開拓創新,使澳門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旅遊休閒中心”。
以人為本未夠透徹
經過長期的觀察以及實務中所遇到的實例,筆者認為,澳門目前的旅遊政策和管理存在如下多方面的不足,有急需改善的必要:
一、旅遊設施和管理欠缺人性化
依筆者之淺見,“人性化”是指充分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屬性和特點,尊重和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實際需要,在制訂政策、制訂法律以及進行實際管理活動時必須考慮“人”的因素,充分體現對人性的尊重。環視全球,“以人為本”、“人性化”之人本理念已成為時尙的名詞,無論是政府機關,還是私人企業在進行宏觀或微觀決策和管理活動時已經開始關注此理念,重視此理念的實際應用,並付諸實踐。特區政府的施政亦提出相同的理念,即“以民為本”。筆者認為“以民為本”的概念內涵不如“以人為本”豐富,外延也過窄,涉及的對象不夠寬泛,會直接影響到政策的覆蓋面。這在旅遊領域已經顯現。
筆者多年從事旅遊業,親身經歷和體會到許多實例,也目睹和了解到許多事實。基於此,筆者得出如下結論:目前澳門有些旅遊設施和管理欠缺人性化,與“以人為本”格格不入。下面我想舉幾個大家有目共睹的事例:
無障礙環境不符實
(一)港澳碼頭行人隧道沒有配置殘障人士和坐輪椅人士專用設施。我們經常往來於港澳兩地之間,少不了都得使用港澳碼頭行人隧道的公共設施。不難發現,連接港澳碼頭與地下停車場和旅遊巴士停車場的地下隧道目前僅設置上下方向各一部自動扶手電梯以及人工梯。沒有考慮到需人攙扶或者坐輪椅那部分人士的實際困難,這是決策和管理上的嚴重缺失。每當筆者在港澳碼頭看到需人攙扶或坐輪椅人士要過對面旅遊巴停車場乘搭旅遊巴士時,目睹他們困惑的樣子,甚感心寒。作為一名“國際旅遊城市”的居民和一名旅遊從業員,自覺愧對來自遠方的賓客,旅遊城市的形象被打折扣。對我們政府以及決策者、設計者和管理者的埋怨和批評油然而生。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港澳碼頭投入運作至今多年,此狀況卻存在多年。我們的政府官員,尤其是主管旅遊的政府官員亦經常來往港澳並使用過該設施,為何視若無睹、無動於衷?為何不能主動檢討,設法糾正和改善?相信,每位使用過該設施的人士都有與筆者相同的感受,尤其是前線工作的導遊,更是每天都有領敎遊客的怨言和不滿,可他們能做甚麼?他們也無能為力,惟有默默地承受遊客的嘮叨和牢騷。
機械執法苦了弱勢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該設施投入使用的前期,兩部自動扶手電梯的方向都向上,沒有設定向下。可能是管理者考慮到向上方向搬行李比向下方向搬行李辛苦,出於對向上搬行李人士的考慮和照顧,才如此行事。但是,局限於現有設施,實難做到兩全其美,顧此必然失彼。如此,可難為向下搬大件行李下隧道的旅客。可能是收到許多使用者的投訴,才調整為今天的情況。
對上述決策、設計和管理缺失的主管機關或主管官員提出質疑和批評的同時,對主管交通管制的機關和主管官員也應提出質疑和批評。目前設施不完善,應考慮和照顧殘障旅客的實際困難和行動不便。可是,我們的交通管制機關沒有變通,特許有實際困難的殘障人士於接近碼頭的路邊上車。更為甚者,交通警員不懂得靈活執法,死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不顧當事人、導遊和司機的合理要求,堅持以“牛肉乾”對待,嚴禁旅遊巴停靠。
對老、弱、病殘和孕婦等行動不便人士給予特別照顧和優待,已成為全世界通行的做法,無論是機場、出入境口岸、酒店、廁所以及公衆場所皆設有專供上述人士使用的通道和設施。這才是人性化的“以人為本”決策和管理理念的眞正體現。
一桌一椅皆見關心
(二)碼頭和出入境口岸大廳沒有設置適當數量的座椅供旅客使用。在澳門許多碼頭(除了舊粵通碼頭)和各出入境口岸大廳幾乎看不到配設座椅,以供旅客急需之用。這是缺乏“人性化”管理理念的另一實例。要知道,乘客和過境旅客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老、弱、病殘和孕婦等行動不便的旅客;即使是健康、強壯的旅客,也會因長時間排隊輪候或者人群擁擠空氣不佳而支持不住,需要暫時坐下休息。決策者、設計者和管理者沒有考慮到人的實際需要以及意外的事件,拒絕提供適當數量的座椅以應急需,足已證明“以人為本”意識和理念的缺乏,與現代社會的施政背道而馳,是落伍的表現。
面對居民和旅客的批評,或許我們的官員會以地方不足自辯和解脫。依筆者之見,這都不成為可接受的解釋理由。地方小得過舊粵通碼頭,為何人家能配備幾排座椅供旅客候船?澳門國際機場離境出境大廳也皆有配設供旅客候機使用的座椅。這關鍵是我們官員腦袋裡是否裝有“人本”的理念和意識。
顧及旅客輪候感受
與毗鄰珠海的出入境口岸相比,我們的出入境口岸管理在人性化管理方面的表現確實遜色得多,相形見絀。筆者不是有意數落我們的出入境口岸的管理,確實人家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做法比我們好,這有目共睹。以珠海拱北口岸為例,考慮到多元化旅客的實際需要,珠海拱北口岸管理部門於免稅店附近的停留區配設一定數量的座椅供旅客使用;另外,為消除出入境旅客排隊等候過關的緊張和沉悶情緖,又安設了優質的音響,帶給過境旅客優美動聽的音樂,收效和反映甚佳。
(三)為紓緩日增的出入境旅客和車輛過境難的問題,澳門和珠海口岸皆有擴建工程,但是相比之下,珠海方面不僅顧及工程的進度和順利進行,也顧及旅客和車輛的過境安全,以及因工程進行期間給旅客和駕車人士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因此,在工程地點的當眼處牽掛一條醒目的紅色橫標,上面寫着“通道施工,請小心慢行;如有不便,敬請原諒”。每次當筆者自駕車過境時,雖然都覺得因工程的進行拖慢過境的速度以及帶來不便,但是一看到橫額的標語,甚感慰藉,怨氣也自然消除,對於工程部門和管理部門的做法表示諒解和接受。
減輕損害避免擾民
反觀澳門,雖然管理部門和施工部門是為公共利益而開展工程;但是也應該認識到因施工給過境人士和車輛帶來諸多不便,這是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碰撞和矛盾。進行公共工程沒有違法,但是管理部門和施工部門應設法採取合理、合情方式進行。當因公共工程不可避免地損害到私人利益時,盡可能採取必要的措施減少對私人利益的損害,這是現行行政管理學中的“比例原則”(或稱適度原則)。不能以公共利益自居或藉口而不惜損害私人利益。於個人而言,管理部門和施工部門一句歉意的話語,已足以令過境旅客感受到親切和體貼,深深體會到管理部門和施工部門的人性化的管理思維和理念,對他們的處事方式和友善態度由衷地表示信服和尊敬。
綜上,珠海拱北口岸方面的舉措充分體現口岸決策和管理者“以人為本”的理念。値得澳門口岸管理部門的借鏡。(一)
簡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