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城區規劃:香港經驗分享
澳門新塡海區規劃於二○○九年底開展,目前已有相當進展,城市定位與發展目標亦明確界定。從規模而言(規劃總面積為三百五十公頃,發展期可達二十年),整個發展過程由討論規劃理想/願景、建立社會共識、硏究技術可行、以致落實執行,確實是一個極複雜且具挑戰的工作。我參考了《澳門城市設計硏究》的成果及《新城塡海區規劃第一階段公衆諮詢》意見匯編,並以香港的相關發展經驗為基礎,概括地提出一個觀點及聚焦三點有關海濱規劃設計的話題,交流討論。
一、新城區規劃是考驗發展藍圖的靈活性
規劃本質是動態,發展藍圖要適時地反映政府與公衆的互動結果——市民的訴求與政府的回應,互動當中還有外在的因素,例如科技改進、對文脈的認知等,往往影響藍圖的可行性或實踐的時序。所以藍圖的內容講求靈活,以及在規劃行政上要有更新程序和應變的修編機制。特別是編製一些年期較長而城市定位屬外向型經濟的藍圖,由規劃構想到實踐,當中遇到的變數一定不少,採用彈性應變的方法無可避免。
規劃策略迅速地隨時間而改變,在政府與公衆的互動關係中,市民的整體價値觀、生活模式與各持份者的訴求,會因應社會發展而變化,需求帶動的各種土地用途份額隨時增減。在社會共識方面,往往規劃目標比規劃措施(工具)較容易達到共識。例如今天不難取得市民支持保育文物及優化城市景觀,但是因保育而制訂的法例、發展限制、以及平衡私有產權(發展權)的代價等,則需要較長的過程去建立共識方案,過程中還可能需要反覆調整目標,甚致策略。
各持份者調整妥協
香港在一九九一年完成的“都會計劃”策略中,確認了海港的未來塡海規模,繼續實施已有過百年歷史塡海造地的土地供應模式;同時,社會也建立保護山脊線的共識,讓天然綠色背景,襯托城市的獨特輪廓,成為重要城市形象。但是塡海計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社會對海港的價値觀起了變化,認為維多利亞港與山脊線同屬香港珍貴的天然資源,應該同樣受到保護,維持原貌。在往後多次反塡海行動及訴訟爭論中,明顯地反映價値觀的改變。期間政府亦不斷調整海港與海濱規劃策略,包括修訂岸線範圍與塡海地用途及成立一個多持份者的諮詢架構(共建維港委員會),共同參與改劃藍圖,作為應變。
同一時期,公衆已有認知及共識保護山脊線,然而,要避免遮擋望山視線景觀,在執行上用甚麼工具及如何控制發展高度,並平衡多方利益,仍要經過社會磋商,但當時社會的大環境也不利於討論涉及私有產權等敏感話題。待一九九九年底展開“城市設計”硏究,山脊線的保護成為城市景觀設計專題。經三年多公開諮詢,於二○○四年,把保護的具體要求及方法納入“規劃標準與準則”,用行政手段設定建築物的高度限制。到二○○六年,法定圖則上才開始廣泛地把保護山脊線列為高限的原因之一。過程中反映出各持份者對保護意識的調整及妥協。
科技推動規劃更新
除了市民對環境素質的意識隨時間改變之外,科技進步也是推動規劃藍圖更新的元素。環保要求與標準不斷提升,能源種類與效率日益多樣化,未來基建配套設施有更多選擇,例如今天利用海水冷卻空調系統(建築組群或地區性)視為高效環保基建,於是藍圖上預留土地作抽水/排水站、管道等設施;明天的科技可能推出更環保、更高效、更省能省地的設施,騰出濱海土地改劃為更配合景觀的建設。一些過去互相排斥的用途/設施,亦會因建築設計或環保技術改良而變成相容而可置於相鄰地盤。在藍圖實施的過程中,用途區的置換、界線修改、新增副用途等調整實屬平常事。同時,在政府方面,機構配置、財政預算、法制配合、與部門間的協調力度等亦是不時調整,以落實發展。所以,藍圖設計的靈活性相當重要。
當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藍圖的靈活性有兩種含意:一是修編機制,不需預設時間表,定較低門檻啟動修編,採用簡易程序,在短時間內完成改動。另一是內置於藍圖的內容,可以考慮勾劃較大面積用途區,除了主用途外,一些可以相容的用途也在該區容許之列。減少勾劃單一用途區。個別地盤建築密度、高度與體量方面,除了制訂上限,可以在某些條件之下容許少量超越,該等條件必然是對公益有貢獻,例如加強綠化及採用環保設施,或是容納一些創意設計,這種發展密度擴容安排必須有較寬的基建設計容量支撑,以及明確審批的機制。也不妨考慮在藍圖上保留部分土地作為“未決定用途”區,以應付一些未能預測的需求,適量的土地儲備,可直接提供緩衝供應或日後用於置換舊城地段,讓舊區有更合適的重建。
二、有關海濱規劃設計的話題
海濱長廊的可達性與相鄰用途界面:濱水城市的居民視優質的海濱長廊為城市景觀及休閒社會設施之一。對市民而言,長廊的可達性與其設計質量同樣重要。可達性包括沿岸的連貫性及與現有城區的連繫。一個安全、方便、舒適的連接系統(含行人天橋、隧道、綠化空間、商場),輔以清楚的指示路標,都是增加海濱的可達性及吸引力,更可使較邊緣的海濱能融入整個城市的步行網絡。香港由於早年發展歷史,許多海濱土地已屬私有產業,並因重建而分拆業權,成為構築連貫性海濱長廊的障礙。為了連貫,要把部分長廊架在海上(尖沙咀)或考慮建在沿海高架公路的橋墩上(北角)。當規劃新塡海區長廊時,宜確保政府擁有有關土地/連接系統的業權或管理權。
必須重視接鄰用途
海濱長廊的吸引力與其接鄰用途關係很大,若與公共及商業/娛樂活動為鄰,兩者是雙得益彰,長廊的遊人可通過舒適及充滿活力氣氛的街道環境而到達。假如公路把長廊與其他活動分隔,縱使用行人天橋連接,亦較難創造同等吸引力。以九龍尖沙咀東長廊為例,南段與廣場及購物中心相連,北段與商業區為公路所隔,兩段長廊的氣氛及人流明顯不同。近期在兩個新塡海區(紅磡和灣仔)的海濱長廊設計,是把公路後退或改為隧道,減少寬馬路阻隔的影響,並要求相鄰建築物的設計格局與長廊特色呼應,配合濱海景觀,制訂設計大綱,納入地契,控制臨岸建築物的高度、面寬、體量、間距、後退,讓行人在海濱漫步時,享受更豐富的視野及更多元的空間。
海濱建築物用途/體量與鄰區協調:新塡海區的其中一個功能是提供一些舊城區缺乏的公共設施,或方便一些不受歡迎的基建設施從舊區遷出。一般而言,基建設施屬大型單體建築,例如配電站、污水處理厰等,設計亦以功能實用為主,或採用標準型號,對外觀沒有特別要求,或是由於常規工務工程預算難以加添設計處理,很多時形成與海濱優質發展互不協調的建築群,高大的建築物甚至阻擋欣賞海岸景觀。所以制訂藍圖時,也値得考慮同時擬備公共設施的外觀設計規範,或設立公共設施園區,外圍以綠化遮擋。
各方妥協實踐願景
港島上環塡海區(近港澳碼頭)海旁集中各種分屬不同部門的公共設施,包括海水抽水站、污水過濾厰、消防局、配電站等,在不同時段興建。三年前,在海旁新建一座雨水排水/貯水站時,為了保護海濱景觀,反覆改良設計,要求主體建築盡量利用地下空間,降低地面部分的高度,站頂平台美化為公園,與旁邊的海濱公園相連接而成綠化空間。
海濱成為城市景觀的觀景點:每個城市也有其獨特景觀,作為城市的形象標誌,有天然的,也有人文的,包括歷史文物及地標建築等。規劃在這方面的任務在於協助社會篩選有價値及代表的景觀,理解有關維護保育的代價,並透過技術措施,不單把景觀可持續地保存下來,並讓更多人可以觀賞。規劃上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景點保留下來,但可以觀景(近觀或遠眺)的地方不多,或不能久留。當發掘景點時,同時要處理觀景點的位置及佈局,讓遊人可以舒適地欣賞。
前文提及香港保護山脊線景觀的背景,維護城市的天際輪廓意味着建築物的高度要受限制。以港島地形及緊湊型發展環境,樓房向高空發展是必然的,商業樞紐亦標榜高樓林立,況且私人土地的發展權亦不容忽視,要求在城市的每個主要公共空間都能眺望港島及九龍山脊線並不現實。在九九年硏究諮詢的過程中,市民理解到有些超高建築已突破部分山脊線,結果採納了折衷方案:只保護較完整的山脊段而非全部;保留百分之二十山體高度(由脊線往下量度)不受建築物遮擋;選擇海港兩岸海濱長廊上可達性高及遊人多的公共空間為策略性觀景點(共六個,其中三個在新塡海區並將建為公園),由觀景點望向海港對岸受保護的山脊段視線內的建築物受到高度限制。限制區中個別地盤的可建高度各有不同,在乎地盤本身高度與山脊及觀景點的距離,以計算機釐定。高限不影響建築物的總面積。過程中,持份者的妥協,減少限制面,亦利用新海濱提供觀景點機會,實踐願景。
伍謝淑瑩(香港規劃師學會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