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創當局已訂藍圖
構思美副將觀音堂一帶設文創園區
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昨日參觀望德堂文創區及出席座談會,並與本地文創業界交流。張裕表示,政府已有澳門歷史區域文創空間的構思,望德堂是其中一個重要區域。除了聽取意見做好望德堂文創園區外,現正爭取騰出瘋堂廿三號用作文創設施。此外,亦構思發展美副將觀音堂周圍的文化創意園區。
與文創藝術家座談
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昨日下午四時在文化產業委員會副主席梁慶庭、社文司辦公室顧問周信余、文化局代局長王世紅、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長陳炳輝陪同下,參觀了望德堂一帶的文化創意設施及藝術園地,包括望德聖母堂管風琴設施、大瘋堂藝舍、聖祿杞街、聖美基街、澳門口述歷史協會會址、望德堂區創意產業促進會會址、瘋堂十號創意園及仁慈堂婆仔屋等,沿途向各單位負責人,於望德堂區開店的設計師及店主了解情況。
參觀行程結束後,張裕一行出席在婆仔屋舉行的座談會,與本地藝術家、設計師及文創工作者等人士,交流望德堂未來發展,民間與政府合作活化該區的建築物,整合文化資源,開拓更多文創及藝術發展空間等意見。
擬建文化交融博館
與會人士對望德堂未來發展提出了一些意見,包括認為要為望德堂區注入更多活力和生命力,增加不同的元素,無論日夜,都可以成為市民及旅客的消遣好去處。不過該區不少建築原非商業用途,更改用途並保育原建築時,需要政府政策協助。亦有與會者認為,該區有很好的文化氛圍,發展時不宜太商業化,必須保留文化特色。同時建議政府將望德堂區劃為行人專區,增加該區的吸引力。
仁慈堂理事會主席飛安達在座談會上表示,發展望德堂區先要吸引人流,若該區有舊樓宇需要改建或改作商業用途,必須經多個部門認可,對有關團體或創業者來說有很大困難。此外,還要為望德堂注入不同的元素,仁慈堂現已構思將位於聖美基街及聖祿杞街的物業改建為中西文化交融博物館,有關計劃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推動。
三軸區域發展文創
張裕回應與會者意見時表示,發展望德堂文化創意園區,政府的考慮是提升園區的層次,除了展示、展覽工作坊外,亦設有餐飲及銷售設施,甚至可以研究劃定為行人專區,定期舉辦市集及適當安排表演等,並做好相關的規劃、宣傳及推廣工作,有效提高望德堂的吸引力和創作氛圍。政府負責政策、資源、培訓等工作,各文創工作者及社團則要多支持,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需要保持溝通聯絡,互相合作和配合,將工作做好。
張裕表示,政府對澳門歷史區域文創空間發展已有整個構思,東軸會以望德堂為主,把大三巴的世遺核心區適當引導至望德堂文創區和藍屋仔,再延至塔石、松山纜車至松山燈塔;西軸則包括中西藥局、十六浦、白鴿巢、聖安多尼堂、土地廟、包公廟等地點;以世遺中心區為主的中心軸則包括議事亭前地、龍嵩街、港務局大樓、媽閣文創區等,將來如果有隧道連接澳門與灣仔,亦可以包括在中心軸區域內。
瘋堂增加文創設施
新構思方面,張裕表示,位於瘋堂十號對面的瘋堂廿三號是政府物業,現爭取騰出該建築物用作文創設施。該建築目前供社工局研究廳使用。此外,位於美副將觀音堂一帶亦計劃設立文創區,但具體仍在構思中。據有關方面指出,觀音堂一帶有一些舊建築可以利用,如果延伸至牛房,便會包括其他不同的建築和廟宇,具備一定條件發展文創產業。
本報記者 郭婉雯 吳保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