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倡助有意長者再就業
整體護老政策措施不足待加強
【本報消息】工聯政策研究暨資訊部助理研究員李柔伴、鄧艷紅認為,政府應主動引導有意願、有能力通過勞動充實生活的長者再就業,一方面解決本澳人資問題,一方面滿足長者生活餘暇。兩人並就長者的生活保障、再就業、住房、醫療、社會參與等提出意見。
提高養敬老金標準
李柔伴、鄧艷紅指出,國際慣例的養老金為收入中位數的三分之一至一半,本澳遠低於這個標準,加上通脹、物價高企,政府長者津貼的漲幅遠追不上通脹,應提高養老金及敬老金標準,且根據實際情況幫助貧困老人。政府同時要居安思危,除設立《長者權益保障綱要法》外,應關注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可持續問題,加大供款額以應對長者數量增長速度。
同時,應引導有意願、有能力通過勞動充實生活的長者再就業,既可補貼生活費,亦可發揮餘熱,充實退休生活。內地有“銀髮招聘會”、新加坡有“長者職業展”、香港有“長者就業博覽會”,本澳則未有任何鼓勵長者就業的渠道及措施。
發展長者住屋項目
住房方面,期望政府重新審視現有土地規劃,並制訂預留作長者住屋用途的土地政策,興建附設完整生活配套及設施的長者住屋發展項目。向申請社屋、經屋,有長者家庭提供優惠政策。指定專責部門監督長者居住情況,防止利用長者申請社屋、經屋後遺棄長者,避免部門相互推諉責任。亦應關注有房的夾心長者,推行長者倒按揭制度,並考慮出台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建築商興建大廈時加入無障礙設施。
醫療方面,就醫排期過長問題凸顯,建議政府設立長者專門門診與長者醫院,並整合社區及附近私人醫生,利用民間資源方便長者看病。亦應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研究澳門人在內地養老的醫保計劃,考慮借助內地醫院或門診,服務在內地安享晚年的澳門人。
構建長幼共融社會
推動長者參與社會方面,建議考慮擴充長者書院數量,推動長者學習計劃。設立多元文化活動中心、定期舉辦各種康樂和家園活動,且規劃長者義工站提供機會給志願長者。宣教方面,鼓勵學校及社區中心多舉辦探訪長者院舍活動。當局亦應積極推動交通機構向長者永久提供免費或優惠乘車,鼓勵乘客多讓座予長者等,構建長幼共融社會。
保障長者權益方面,政府部門和私人機構要加強合作,如設立專責部門,明確具體職責,並明確長者專門諮詢機構,在各區建立個案服務中心,遇到問題發生時及時轉交相關部門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