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澳門的敎師敎學現象
只有感興趣的東西,才有可能從主觀上去感受、去嘗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是說也。縱觀澳門非高等敎育敎師敎學之現象,靜下心來留心觀察,發覺許多現象匪夷所思。
現象一:敎師的課節多,大部分敎學活動是在課堂上。澳門非高等敎育法規定中小學敎師的基本課時是一周廿二節。五天廿二節課,平均一天就是四節半課,很多敎師為了完成課節,不得不跨學年甚至是跨學科敎學。學校也盡量讓老師多敎課,仿佛老師不在課堂上課就沒有進行敎學活動。
但評價一個敎師的敎學水準,不僅僅是敎師的學識是否淵博,更主要是敎師是否擁有先進的敎學思想和符合實情的敎學方法。一個敎師的學識再淵博,基本功再紮實,如果是年復一年循環往復地敎授舊有知識,即使筋疲力盡,也只是複製原有的敎學資源,還談甚麼發展和進取?敎師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上,還有甚麼時間甚麼精力去進行敎學反思和硏究?在這發展速度日新月異的年代,不會整合敎學資源的敎師,不懂得變化敎法的敎師,怎麼去敎育一屆不同於一屆、一屆變化多於一屆的學生?所敎的學生水準又會怎樣?還能盡快跟上時代的步伐?
一所好學校最主要的是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敎學隊伍,因此,應該盡快給敎師“減負”,使敎師從繁重的敎學和管理中解脫出來,讓敎師餘下的大量時間參與到敎學硏究中,硏究課程、硏究敎法、硏究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特點,接受培訓,使得敎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現象二:很多敎師沒有或者不喜歡課前集體備課。很多老師的備課只是重新熟悉一下敎學內容,結果就是在課堂上照搬敎參,敎參怎麼說,敎師就怎麼敎,多虧香港的敎參比較詳盡,對敎材的分析可謂淋漓盡致,甚至還有詳盡的敎法。這麼好的敎學材料,如果敎師不是很好地用“敎參”敎,而只是敎“敎參”,那可眞是枉費了編者的一片苦心。況且敎參中的敎法也許適應香港的學生,對澳門的學生是否適應呢?也許適合這一屆的學生,對下一屆是否適合呢?敎師講敎參的最後結果就是學生永遠是敎參的附庸,對敎材的理解永遠超越不了敎參,長此以往,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何時培養起來?老師應該參與到敎學硏究中來,一邊敎學實踐,一邊敎學反思。眼下最直接的就是參與到集體備課中來,學校應將集體備課形成制度,老師們取長補短,資源共用,優勢互補,不僅備敎材,而且分析學情,制定更合理的敎法,確定每節課重難點的突破方法等等。
現象三:為了達到廿二節的授課節數,學校不惜讓老師跨學科敎學。如此一來,敎師疲於講課,疲於課後批改,更少時間和精力進行敎學硏究。那些跨學科的敎師有多少是已經取得雙學科任敎資格的敎師?只不過如此一來,學校老師各得其所:老師完成了要求的上課節數,學校或政府也因此減少了敎學人員,減少了開支。然而學生呢?學生的學生興趣如何調動?學習質量又如何談起?敎師跨學科敎學,畢竟有一個學科不是擅長的,敎學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政府增加對敎育的投入,將敎師的課節減下來;減少或避免敎師跨學科敎學現象,讓老師專硏專業學科,將所跨敎學科交給專業的敎師去敎授,這樣整個澳門的敎師素質才能夠得以保障和提升。
現象四:大部分敎師不情願或被動參加有關改善敎學方面的各種培訓。這種免費的培訓在很多老師眼裡是一種負擔,學校也將培訓老師的任務視為敎育職能部門的事情。彷彿培訓敎師與學校無關。
敎師不願意接受培訓原因有二:一是覺得不需要,覺得自己的敎學狀況良好,沒有進一步進修的必要;二是培訓對本身的敎學益處不大,更可能認為培訓的內容離實際敎學有一段距離。
我們知道,能夠成為培訓敎師敎學的內容,應該是在敎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或現象;且許多敎育行政部門請來的香港或本地的敎育學者,總結了豐富的敎育實踐或現象,應該能夠適應本澳的敎學實際。
我想敎師們很不情願參加培訓是因為沒有動力,培訓了之後沒甚麼好處,無論是對敎學還是對敎師的個人成長都不會明顯地表現出作用。即使對敎學有作用,敎學得到了改善,但由於敎學評價並沒有改變,所以改變敎學狀況也無益;對敎師的個人成長無益,因為很少有根據敎師課堂敎學狀況來評判一位敎師,所以進修改變課堂敎學又有何用?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不一定改觀,對自己又沒有多大的益處,去進修幹嘛?去培訓幹嘛?
讓老師情願自覺地參加培訓,就得讓老師們覺得培訓才是給自己的最大福利。讓老師們覺得培訓是提升課堂敎學效能以及提升地位的最有效途徑。讓老師們覺得不參加培訓就會落在別人的後面,就會跟不上敎學改革的步伐。讓培訓成為老師們的需要,成為老師自願的行為。
安 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