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關二哥一起“傾生意”
——澳門特色關帝廟
赤面長鬚,手舞大刀,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帝文化。忠昭日月的歷史人物關羽,在千年以來衆多神話、傳說的渲染下,已經成為華人的重要信仰。無論是黑道白道,都希望得到忠義兩全的“關二哥”保佑。台灣的關帝文化更把他奉為“武財神”,信仰者衆。澳門供奉關帝為主神的廟宇雖不多,卻有着獨一無二的澳門式關帝文化。與“關二哥”一起“傾生意”,仗仰着他的威望主持公道,平衡各方利益。這種把煙火俗世與神明緊緊結合在一起的風俗,來澳門就可以眞眞切切地感受到。
關帝廟就是“總商會”
以上說的這個可以和“關二哥”一起“傾生意”的地方,就是“三街會館”(又稱關帝古廟)。它就座落在現時營地街市側,是澳門人和遊客的必經之地,也是澳門世遺景點之一。三街會館建築規模、始建年月無從考證,僅從重修碑記中可知至遲建於清乾隆年間。之所以叫“三街”,是因為它是草堆街、關前街和營地大街的交匯處。從清代開始這裡一直是澳門的商業中心。那時,三街會館就是當時的華人總商會。大家定期聚在這裡,訂立規條,維持秩序。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信用、講義氣。而關羽正是這種美德的最好代表人物,於是在這間“總商會”裡,大家開始供奉關帝。商人與關帝的關係,從廟裡的一副對聯似乎也可一窺端倪。對聯的上聯是“市肆鹹安物毓靈區眞呈富”,講的是這裡的商業發達;下聯是“神明有赫人持公論總難私”,講的是關帝神目如電,在他面前,總難藏私。三街會館兼關帝廟,這種神明與世俗的完美結合,在華人世界中扮演着無與倫比的重要角色。一九一二年,澳門中華總商會成立,會館議事功能逐漸淡化,祭祀成為廟宇的主要功能。
見證澳門變遷大事
百多年來,三街會館都處於澳門華人集中的重要地理位置,見證着澳門歷史的變遷。清代官府在這裡張貼佈吿;澳葡政府也沿襲了這一傳統,作為與該區華人溝通的唯一手段。還有澳門另一個很有特色的“舞醉龍”和派“龍船頭飯”的活動,最初也在三街會館前地舉行,後來由於領取“龍船頭飯”的人實在太多,三街會館前地不敷應用,才改在噴水池廣場及紅街市等地分區進行。
還有一七九一年(清嘉慶一年)澳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醫生皮爾遜,在三街會館免費為中國人接種牛痘——令澳門華人成為最先種痘的中國人。
三個節日香火最鼎盛
現時的三街會館,已經成為澳門最大規模的關帝廟。硬山式靑磚的建築,只有一進廟堂,裡面供奉着關帝與財帛星君。每年有三個節日,是關帝廟香火最鼎盛的時期。一是陰曆五月十三的“關平太子誕”,給關公的義子關平“過生日”;二是陰曆六月二十四的“關帝誕”;再次是九月初九重陽節,是傳說中的“關帝飛升寳誕”,關二哥成仙的日子。每年這三個日子,廟中那扇頂天的中門才會大開,迎接四方的膜拜。在廟前的空地會搭起戲棚,上演神功戲。
關帝爺的郊外別墅
不知為何,總覺得澳門的神明特別人性化。就像關帝爺在都市中為大家主持公道,工作繁重,富有人情味的澳門人就為他建了一座別墅,在一個隱世的桃源之中,幾經找尋,才能得見。
氹仔的關帝天后廟,就在新世紀酒店後面的山坡。沿路直上,轉幾個彎,才在一條小村的盡頭找到她。原來在酒店林立的市區背後,還保留有村莊!這裡的關帝廟是一間淺綠色的平房,一邊入口寫着天后廟,一邊寫着關帝廟。聽廟祝說,每逢關帝誕,有不少氹仔路環村民特地到這裡上香,此處就由與世無爭變成人頭湧湧。若去過三街會館的關帝館,不妨一到氹仔的關帝天后廟一遊,絕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撰文、攝影:李卉茵
(部分圖片摘自《澳門廟宇》)
三街會館(關帝古廟)
地址:公局新市南街(營地街市側)
票價: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
巴士路線:新福利2,3,3X,3A,4,5,6,7,8A,26A,33;
澳巴10,10A,11,18A,19,21
氹仔關帝天后廟
地址:氹仔卓家村天津街,近菜園路交界位置
票價:免費入場
開放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五點
巴士路線:新福利35,NT2,N2,35,37
澳巴11,30,36,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