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框威脅小校生存
【本報訊】有學者擔心,《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案建議學校固定收入的七成或以上用作教學人員的薪酬,會出現「洗牌」效應,使規模細小的學校沒有生存空間,認為政府應有傾斜政策,讓細小的學校可以繼續生存。
澳廣視昨天上午舉辦「澳門論壇」見上圖,探討《非高等教育教立學校私學人員制度框架》法律草案。出席論壇的澳門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素君(見小圖)表示,該法案建議學校將固定收入的至少七成用於教學人員薪酬,她擔心會出現「洗牌」效應,使得規模大的學校不斷擴張,有更多的空間,而規模少的學校會議有生存空間。
她表示,根據外國的很多研究,規模大的學校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有的學校一兩千人,其營運模式是產業化的,工廠流程式的,往往隱藏很多隱性學生。但細小的學校在現階段大部份是接收大的學校不要的學生,如邊緣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社工服務,因此細學校的學生成本會比名校的多。但現在的教育政策是用人頭計算給學校的資助,因此她希望政府透過該「私框」法案,計算學生的成本,根據學生的成本至學校的營運成本,定出傾斜的政策,讓細小的學校繼續生存她指出,大校不收的那些學生,又沒有機會投入勞動市場,小校就有存在的價值。
在論壇上,有前線教師表示除了教學外,還有其他活動,使得他們疲於奔命。也有的關注教師職級津貼的差距。還有的質疑教師的角色、定位問題,認為學校有產業化現象,失去焦點。而教青局教育研究資源廳廳長董健武重申,當局會考慮各學校財務狀況,希望循序漸進落實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