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中心官辦民助 引導規劃未來
宿舍管教扶正犯事青少年
由社會重返廳監管、交託民間團體澳門基督教青年會管理的“勵青中心”及“勵新中心”已相繼投入運作,主要接收十二至廿一歲屢違反重返廳跟進措施的違法青少年。社會重返廳廳長葉少媚稱,“官辦民助”的短期宿舍,有助違法青少年免被標籤化,對幫助他們日後融入和重返社會有很重要的作用。
每三個月呈舍員報告
實行近兩年的《違法青少年教育監管制度》增設了多項以社會為本的矯治措施,“入住短期宿舍”屬於非剝奪自由措施中最嚴格的一項。勵青中心(男院舍)及勵新中心(女院舍)分別於二○○七年十月及二○○八年十月投入運作。每三個月,舍方須向社會重返廳呈交舍員的報告,舍員住宿期最短一個月,最長為一年。如舍員表現良好,社會重返廳將向法院提交報告,同時建議改用較輕的措施,甚或結案;如表現頑劣,可被改判入少年感化院。
勵青中心舍長溫思健指出,院舍可提供八十個男生床位,中心以家舍式設計,為舍員提供集體生活訓練,結合教育輔導、職業培訓、體能訓練及興趣培養等活動,並積極透過社區網絡,拓展商戶及學校的合作網絡。舍員可於日間外出上學或就業,但須於指定時間返回中心,這樣不致脫離社會,亦有利他們重返社會。
本質非壞易迷失方向
院舍營運近兩年來共收容七十名男舍員,其中五十三人已離開(卅三人因行為改善達到矯治目標,十人因跟進期滿,十人再犯事或表現惡劣被判入少年感化院),現有十六名男舍員正接受住宿矯治教育。勵青中心社工練慧宏表示,有青年被判入中心後,他們會時刻提醒當事人要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倘有差池可被改判更嚴厲的措施,兩年來被判入少年感化院的男舍員近兩成。
溫思健說,判入短期宿舍的舍員本質並非很壞,只是在家庭及學業上得不到認同,易迷失方向,故短期宿舍的管教模式有別於少年感化院,宿舍設有一名舍長、三名社工及七名社監的工作團隊,陪着舍員一起成長,面對當前的問題,建立互信關係後,共同規劃舍員的未來發展路向。
近兩年,中心不斷推行多元化的輔導計劃,增設“藝能活動”,讓舍員可參與不同的藝能訓練,藉以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引入“社區融入計劃”,讓舍員服務社區,培養貢獻社區精神。此外,針對舍員與家庭關係,進一步加強家長教育,定期為舍員家長舉辦工作坊及講座,促進親子間的溝通及相處技巧。
社工作家人關顧少女
受地方局限,收容女生的勵新中心最多可提供十個住宿名額。中心主任林秀萍表示,中心運作近一年,共收容了十一名女生。截至今年八月卅一日,入住女生共有四人,與勵青中心一樣,中心除提供住宿生活照顧外,亦提供教育、培訓、興趣小組及輔導等服務,目標是協助她們擺脫不良的生活模式,建立健康、自立的新生活。
與勵青中心管教模式不同,由於女生大多為雙失青年,勵新中心管教模式以“家”來建立關係。中心社工陳寶娟說,女生易為瑣事鬧情緒或搞小圈子,社工須以大姐姐身份,關顧每位被判入舍的少女,讓她們感到家庭溫暖的同時,引導她們思考離開院舍後該走的路。
談及“官辦民助”的短期宿舍是否適用於澳門,溫思健及林秀萍均認為“官辦民助”的合作模式可收一剛一柔之效,民間團體可因應違法青少年的特質採用不同的管教方式,相信較官辦模式來得更具彈性,較容易扶助青少年重返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