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競爭意識薄弱
何少金冀着墨課程增能力
【本報消息】新青協“青年競爭力調查研究報告”指出,六成受訪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競爭壓力,但超過四成不贊成引入外地人才競爭,近六成不考慮往橫琴或其他地方工作,希望留澳發展,社會嘩然。立法議員何少金建議從課程着手,加強青年能力培養、通識教育及生涯規劃概念,強化競爭意識,避免在區域合作、全球化進程中被邊緣化。
青年不明政府政策
議員何少金分析,超過四成受訪者不贊成引入外地人才競爭,印證澳門年輕人競爭意識薄弱、保守。數據與澳門整體環境及發展有關,過去幾年博彩一業獨大,學歷不高已能拿高薪,致二○○六年升大率一度由八成五跌至不足七成。教育界一直憂心,恐年輕人眼光短淺,不利澳門整體人口質素發展。尤其在國家“十二五”規劃落實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若年輕人仍意識不到或不明白區域合作,以及澳門全力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發展,日後必嚴重被邊緣化。
身兼中華教育會理事長的何少金指出,澳門青年不了解政府的人口、外僱政策,聞黑工色變,滋生保守主義。教育界要克盡己責,培養青年競爭意識以及裝備自己、迎接挑戰的心態,拓展年輕人的視野及世界觀,不做井底之蛙。對此可在課程着手,在愛國愛澳教育下,加強國情、澳情及澳門未來發展等內容;加強公民教育,推動學生參與社會、了解社會,拓寬眼界;教導學生做好生涯規劃,自小立下遠大理想及目標,不單為餬口而生。
拓交流生擴闊視野
何少金稱,金融海嘯令人深刻認識到專業的重要性,海嘯後澳門的升大率提升了,但升大有指揮棒作用,令現時的非高等教育課程偏向知識為本,日後應朝加重培養學生能力的方向推進。教育界近年推出衆多改革,已不限於紙筆測試,加入了小組研究、專題研習等,但仍未因應國際化步伐,把通識教育提到議事日程,有必要在十年教育發展規劃中多加着墨。
何少金認為,除學校外,政府、社團、機構在提升澳門青年競爭力、競爭意識方面可多做工作。如政府推出內地實習計劃效果雖好,但反應一般,應加大宣傳。當局也可大膽創新,支援學校開展交流生計劃,讓澳門學生到香港、內地等鄰近地區交流、學習,擴闊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