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橫琴開發機遇稍縱即逝
學者倡政府搶佔主導權
【本報消息】澳門特區政府、廣東省政府前日合辦《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暨橫琴政策創新宣講會,介紹《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內容,新一波橫琴開發巨浪、政策討論又開始。有學者指出,澳門政府必須放棄“無為而治”、完全市場運作的舊思維,加快在橫琴“插旗”、搶灘,搶佔主導權,才能有足夠條件為澳門未來發展鋪路,否則“蘇州過後冇艇搭”。
以大帶小勇闖橫琴
有消息指出,橫琴面積雖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實際可發展的僅約四成。自中央推出橫琴開發系列優惠政策後,不少內地、香港大型企業已先後“插旗”,當中也有國企及少數財雄勢大的澳門企業默默行動,現階段尚有“鬆動”的土地僅十多平方公里。若澳門政府再不出手,土地恐被各路財團捷足先登,屆時想發展也巧婦難為無米炊,逃不過發展空間不足的長期困局。
有學者表示,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但“休閒”的客觀條件、空間有限,可與橫琴的海洋世界等項目錯位發展、協調及對接,產生協同效應,互惠互利。然而,橫琴開發非專為澳門而設,澳門政府必須把握機遇及時間,與內地相關單位細化政策,解決一系列問題。也要因應澳門以中小企為主、規模有限及橫琴開發門檻頗高的客觀現實,部署“以大帶小”,以大項目帶小項目、大企業帶小企業勇闖橫琴,絕不能“散兵游勇”式進軍。
先拓空間後定項目
學者強調,投資發展有壓逼感、時間性,中央雖推出一系列開發橫琴的優惠政策,但橫琴乃兵家必爭之地,競爭激烈,澳門政府必須放棄“無為而治”、完全市場運作的舊思維,積極爭取,盡早搶灘,協助澳門企業進駐橫琴,如研究“澳門街”等項目,否則會錯失良機。特區政府須充分運用財政儲備,前瞻投資未來,如新加坡政府般積極向外拓展發展空間,先謀定土地、主導權等,後計劃具體項目,絕不能“細眉細眼、慢吞吞”。
《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三月六日正式簽署,社會期望甚殷,但進度與期望有差距,政府、企業、團體及個人都有責任,都應參與其中。作為領導者的政府責無旁貸,須有壓逼感、危機感,加把勁檢視執行進度,各部門時刻跟進。不要老抓一些恆常細項,應跨部門合作,積極抓關鍵要項,如延長口岸通關時間等。澳門的企業、青年也不能再抱怨生存困難、發展空間小,要具備向外闖的勇氣及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