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區學習人論壇 澳門學習型組織學會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澳門社區學習人論壇 澳門學習型組織學會

澳門 社區學習 社會教育 讀書會 活動帶領人  社區營造 終身學習 工作坊 成人教育 社會 新聞 手工藝
 
首頁Latest images搜尋會員註冊登入
查看誰在線上
目前總共有 5 位使用者在線上 :: 0 位會員, 0 位隱形及 5 位訪客 :: 1個搜索引擎

沒有

最高線上人數記錄為 74 人 [ 記錄時間 :: 周四 10月 04, 2012 8:53 pm ]
版面
澳門圖書館地圖
社區學習活動帶領人論壇
社區學習活動帶領人 blog
澳門學習者群組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陽昇教育基金會
台灣社區通

台灣臺北市學習型城市網

大腦與行為
最新主題
» 澳門社團在社會趨向多元中轉型 陳溥森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三 2月 27, 2013 11:54 pm 由 fongkk

»  建龐大檢索網絡儲存整合珍貴史料 各界研啟“澳門記憶”工程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一 2月 25, 2013 12:35 pm 由 fongkk

» 澳門年輕人討“要愛”彩頭 登記結婚人數翻倍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二 1月 22, 2013 4:24 pm 由 rorolin

» 澳門與歐盟簽訂同聲傳譯合作協議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三 1月 09, 2013 6:00 pm 由 rorolin

» 澳門特區政府:噴射船撞浮標意外 暫未發現重傷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四 1月 03, 2013 12:33 pm 由 rorolin

» 2012,澳門政制發展邁大步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一 12月 31, 2012 12:42 pm 由 rorolin

» 澳門選舉産生12位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一 12月 17, 2012 4:01 pm 由 rorolin

» 獲批公積金提款社保今轉帳 獲批公積金提款社保今轉帳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二 11月 20, 2012 11:53 am 由 fongkk

»  賀一誠:交局監獄開支增幅驚人 議員促政府居安思危支出有度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二 11月 20, 2012 11:51 am 由 fongkk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向下 
發表人內容
fongkk
Admin



文章數 : 14239
注冊日期 : 2009-07-25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Empty
發表主題: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三 9月 14, 2011 10:49 am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博物館作為區域優勢文化的高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如今的經濟發展中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的文化保存、精英敎育等有限領域,無論是在社會層面,還是旅遊經濟層面,都逐漸開始輻射着越來越強勁的能量。被譽為“精英文化”聖殿的博物館,如今在吸引更多市民和旅客光顧,提升面向大衆文化的服務上,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澳門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博物館之城”。在這座不足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羅棋佈二十多座門類齊全的博物館,形形色色的博物館被譽為澳門歷史和中西文明的寳庫,是承載澳門歷史和記憶DNA的晶片,是文化的土壤。它們之中,按照主題性可以劃分為綜合性、人文類和自然類的博物館。綜合性博物館如澳門博物館,毗連的大炮台跟本澳多處廣場空間、歷史建築合倂成的“澳門歷史城區”,已於二○○五年七月列入世界遺產,成為中國第卅一處世界遺產;人文類的博物館,如隸屬於民政總署下的澳門藝術博物館等;也不乏自然類博物館,如土地曁自然博物館和澳門科學館。按照行政隸屬,可分為政府不同部門轄下的博物館(public sectors)以及私人所有的博物館(private sectors),這些部門包括民政總署(如民政總署畫廊)、澳門文化局(如澳門博物館)、澳門港務局(如海洋博物館)、澳門旅遊局(如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澳門基金會、澳門生產力曁科技轉移中心及澳門科技發展基金(如澳門科學館)、澳門消防局(如澳門消防博物館)等。澳門私人所有的博物館則如“留聲歲月”音響博物館以及由社團籌集資金興建和管理的林則徐紀念館。

精英文化載體

衆多的博物館,應與澳門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相輔相成,發揮作為本土文化敎化的工具和吸引外地旅客的重要景點的作用。澳門的博物館在這方面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呢?

服務業的飛速發展和體驗經濟的浪潮席捲,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時期。博物館的角色和定位,往往因應博物館在歷史潮流中的地位作用的轉變而轉變的,也因應社會公衆的理念而變化。

以下將從全球領域博物館的四個轉變來闡釋博物館的發展背景:

一、精英文化與大衆文化的微妙融合

過去的博物館曾被認為是精英文化的載體,是大衆文化和民間文化仰視的物件,儼然以高級文化衛士自居。Museum(博物館),源於希臘語“Mouseion",意指禮拜繆斯神(Muses)的地方。在希臘神話裏,繆斯神是宙斯與記憶女神所生的九個女兒,分別掌管史詩、音樂、情詩、修辭、歷史、喜劇、悲劇、舞蹈和天文。可以推論,這種博物館的雛形供奉着神像與聖物,舉辦儀式祭典,民衆帶着朝聖的心情頂禮膜拜,並藉此參與濡染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場所。

鼓勵公衆捐贈

然而,在當今的服務業經濟崛起的時代,“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已經滲透到廣大群衆的生活和工作的網路之中。同時,隨大衆話語權的提升,大衆文化趣味也進一步延伸。越來越多的大衆文化取向的博物館浮出水面。例如,北京的七九八藝術工厰,為“草根族”的靑年藝術家創造了一片天空。精英文化和大衆文化並行不悖,為博物館領域注入更多鮮活的原生力量。澳門本土的博物館館藏有考古、歷史、民俗、民生、宗敎、藝術、海事、人物及私人收藏等各方面的內容。其中,公衆的捐贈特別是澳門居民種類繁多的捐贈,更豐富了博物館展覽的內容和品質。無論是陶瓷家居用品,還是書畫、各類行業工具、照片圖片文獻資料,都深切地承載着這座大衆生活珍貴的記憶。鼓勵公衆對博物館的捐贈行為,也是澳門特區政府文化政策的基本立場。

二、從“收而無鑒,藏而不賞”到公共空間的打造。

諸多世界聞名的博物館最初都是特殊權利群體的私有領域。故宮博物院、俄國聖彼德堡的埃爾米塔什美術館(原為凱薩琳女皇的私人美術館)都是典型代表。服務的對象也極為有限,不是皇宮貴胄便是封疆大吏般的權勢所有者。收藏本身成了身份、權勢和地位的代名詞,“收而無鑒,藏而不賞”,便成了很多藏品的宿命。受到歷史時代的限制,普通民衆與博物館絕緣,博物館成為精英時代中的特權階層的專屬物。到現代,民衆的公共權益得到了提升和重視,博物館也隨之轉變成以大衆為導向來設計的公共空間。如美國的間諜博物館,將最高機密性的物品呈現給大衆,這一轉變是史無前例的。這種公共空間的意義,不僅在於進入主體和進入許可權的變化,也在於博物館空間功能拓展至旅遊、休閒遊憩領域。

冷冰轉為親和

當今的博物館,已不只是區域敎化的重要場所,對於一些旅遊目的地而言,營運良好的博物館,吸引的主體已成當地居民和外地旅客的混合。對澳門來說尤其如此。當今的博物館,也不僅僅是文物學家、收藏學家、學者感興趣的場所,而是和旅遊經濟、民衆休閒空間緊密聯繫起來。博物館在維持原有的展品展覽功能同時,如何打造博物館的公共空間,凸顯“休閒遊憩”功能和“敎育”功能的適度融合,成為了不少博物館人關注的問題。過去常常可見的博物館展覽上“不許觸摸”的標誌,在很多精心設計以加強和大衆互動參與的展覽上,卻被改成了“敬請觸摸”,一個宛若精英時代的森嚴壁壘的象徵,讓人心生敬畏;另一個卻將展品轉化成和顏悅色的親民大使,集幽默與和善為一身。

三、文化維護與商業經營之間的微妙平衡

博物館最初的功能是收藏、保護和硏究歷史文物、文化遺跡。博物館原來多不在乎通過吸引觀衆來加強商業營運,特別是對於那些有着充足政府資金支援與資助的博物館。在傳統博物館人的眼中,似乎在文化的維護中,貿然談及商業經營,硏究博物館內的禮品店、餐飮店、咖啡店的行銷工作,就會偏離了博物館高雅的文化出身,沾上了不該有的銅臭。

發揮敎化功能

隨着大衆對博物館參觀需求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政府意識到須要發揮博物館在民衆敎化的功能;同時,隨着政府補助或是資本家捐款可能存在的萎縮,不少博物館的公衆開放逐步由被動接待,發展為努力吸引公衆參觀,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博物館文化共用和社會敎化功能。越來越多服務領域的專家,將硏究的視角拓展到博物館領域,硏究博物館如何在“參觀體驗”上包括策展技巧、服務技能等屬性上尋求突破,力圖在博物館與其他休閒娛樂設施競爭的今天,增強競爭實力,吸引更多的“休閒飢渴症”的觀衆爭相買票。

很多心思靈巧且有商業頭腦的設計師們,嘗試通過博物館的館藏藝術品,不論是圖像、造型,還是工藝、故事等設計元素,打開無限創作的靈感,創作出富含文化內涵的商品,也讓這些“舊時王謝堂前燕”,有機會“飛入尋常百姓家”,讓老百姓的生活中也能點綴和享用這些藝術商品,實現良好的商業經營業績。不少政府已經開始考慮為當今時代背景下的博物館開闢兩種不同的發展道路——公共福利化和公司企業化。如同美國的博物館,有些在政府財政的資助下實施免費參觀,成為公衆文化福利的組成部分,另一些則借助商業化運營,收費越來越高,甚至還有一些博物館利用政府的免稅政策等設置購物中心或者舉辦會展,踏上“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之途,將文化與旅遊、購物、會展等領域巧妙結合。一條是免費大衆之旅,另一條則是商業包裝下的高端業態經營,似乎各自也走得有聲有色。

成就依靠活水

四、由地理意義的地域地標向心理層面的優勢文化高地轉變

很多優秀的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區域的代表性地標。博物館的建築外觀設計,往往成為當地的地標式建築。美籍華人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現代風格的玻璃金字塔入口,給古老的盧浮宮增加了新的時代氣息,凸顯了拿破崙廣場上的博物館地標重要性。東京現代美術館則以類似高大天橋的入口、三角幾何造型的牆面,成就其壯觀出色的建築地標。相反,後博物館時代的博物館更注重成為當地或特定地域所屬領域的一片文化高地。吸引的建築外觀往往成就物理意義的地標效應,但對於博物館的發展而言,僅僅依靠地標效應是無法持續發展的。只有將專業的策展能力、合理的旅客動線安排、科學的經營管理等多項指標結合起來,成為更多本地居民和外地旅客心目中認可的區域優勢文化的眞正代表,由物理優勢走入心理優勢,方能切中時代發展的脈絡。這背後需要來自不同專業的複合型人才的儲備與培養,更需要政府前瞻性的文化理念和眼界支撑。

沒有人參觀的博物館,注定是落寞的。只有專家、收藏家、硏究學者等精英階層知識分子們光顧的博物館,也失去了發展的“活水之源”。博物館的發展歷史,似乎昭示“精英話語權”和“大衆話語權”兩個端點之間的動態平衡。優勢的文化,只有眞正注入大衆的血脈之中,才能成就強大的文化軟實力,這恐怕也是世界上很多博物館人的願望和心聲。

唐 娟

(澳門科技大學國際 旅遊學院助理敎授)
回頂端 向下
fongkk
Admin



文章數 : 14239
注冊日期 : 2009-07-25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Empty
發表主題: 大賽車對澳門旅遊業的影響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Icon_minitime周三 9月 14, 2011 10:50 am

大賽車對澳門旅遊業的影響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亦是旅遊者前往目的地的主要動力之一。文化作為一種力量,創造新的旅遊產品及推動旅遊業的發展。在二十一世紀,人們的旅遊方式及動機在不斷改變,其中,最能吸引旅遊者的旅遊產品就是文化旅遊。舉辦大型節慶活動,已成為表現當地文化的主要手法。

澳門與其他旅遊城市一樣,希望憑着自身的優勢發展獨特的文化旅遊產業,每年舉辦不同的節慶活動。在澳門歷史最為悠久的節慶活動可以說是格蘭披治大賽車。但由於澳門社會急速發展,每屆大賽車舉行期間,外港交通大為混亂,對本地社區及旅客的交通造成很多的不便,部分居民更提出停辦大賽。本文着重探討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舉辦對澳門旅遊業利與弊的影響,提出建議。

一、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狀況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首屆賽事於一九五三年十月三十日至三十一日舉行。當時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只是本地賽車發燒友自行組織的俱樂部賽事(註一)。現時,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是澳門體壇、車壇及旅遊界的盛事,澳門曾被選為“十項最精彩的街道賽事”和“不能錯過的二十項頂級賽車活動”(註二)。根據官方過往的賽事的資料統計,一九五四年的第一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賽事是免費入場,吸引了二萬人次入場觀賞;由第二屆開始,入場需要購票,入場人數大不如前,在第三屆賽事就吿終了。在一九七五年,澳葡政府取得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主辦權,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更在同年被列入國際賽車程表內。當年的澳葡政府明白到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作為一種大型的賽事活動,可帶動澳門的旅遊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更可使澳門的文化增加色彩,所以決定把大賽車從私辦轉到公辦。

激活旅遊淡季

二○○八年大賽車,首次引入本地商業冠名贊助;在二○○九年,四天的賽事一共有近六萬人次進場觀看,票務收入達七百六十萬元;亦吸引全球廿五個國家共二百八十八家傳媒機構,超過一千名記者採訪(註三),顯示了大賽的國際性。在去年的大賽中,由於得到了贊助,主辦單位邀請了多位香港多位明星在葡京彎搭建的平台演唱,以明星效應吸引更多的觀衆入場,增添大賽的名氣。

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體育事件是節慶旅遊的一種,大型賽事除了可以增加社區的自豪感、認同感和參與度外,還可以提高旅遊收益,對於旅遊淡季的城市來說是一個得好的發展方向。

(一)可獲取更大的利潤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比賽日期在澳門的旅遊淡季當中,政府是希望在這個月份舉辦一連串的節慶活動來平衡季節性對旅遊帶來的衝擊。根據澳門特區政府的統計二○○九年十一月的入境旅客數字為1,890,252人次,相比起旅遊旺季十月1,946,217人次的入境旅客相差不遠,證明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對旅遊業起了拉動的作用。另一政府委托硏究中,於二○○八年訪問了5,075名旅客,共有44%的受訪者表示是為了大賽車而訪澳,留澳時間的中位數為三天,消費金額也隨之增加,意味大賽車對澳門的旅遊收益具有促進的作用(註四)。

打造盛事之都

(二)吸引旅客重遊舊地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每一年定期舉行,主要目標的群衆是一些賽車狂熱者。由於澳門的賽道是街道,全球除了摩納哥外就只有在澳門能觀賞得到,加上參賽者是世界一級的車手,因此吸引了大批賽車狂熱者每年來觀賞。根據政府委托的硏究,44%為賽車而訪澳的旅客中,平均都是曾觀賞大賽車三次以上,對於一個大型賽事來說,這是一個可觀的回報。

(三)提升澳門國際形象,打出國際旅遊市場。

透過舉辦國際性的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將東道主城市提升國際形象(Johnny A, William O, Robert H and Ian Mc,2009),澳門舉辦國際級大賽車,更是有助打造澳門“盛事之都”的國際形象,這亦顯示出澳門多元化旅遊。

三、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對旅遊業的消極影響

(一)對旅遊運輸業的影響

每年十一月,澳門的車道上都佈滿修路的標誌,工人在搭建觀衆台及重鋪道路時,經常影響該路段的交通。其中,港澳碼頭路段較為嚴重,港澳碼頭是澳門客運量最大的港口,在港澳碼頭旁邊更是賭場的旅遊巴士總站,從這個碼頭入境及出境的旅客都必須經過該路段。在修路期間,交通擁擠令人煩躁,旅客對澳門的印象轉差,澳門的形象也因此受損。再者,特區政府希望緩和大賽車期間的交通情況,曾試行免費乘坐巴士的措施,在比賽三天內,全澳的巴士都是免費;後來免費措施僅限於賽車場與周邊口岸的接駁巴士。措施有助減輕道路的負荷,減少居民自行駛車,但也不能完全紓緩交通擠塞。據政府委托硏究得知,旅客認為大賽車造成交通阻塞的分數是3.77(5分為最高),更有旅客表示,免費巴士非常擁擠,反映了旅客對交通情況不太滿意。

房價高住宿難

(二)間接提高酒店住宿價格

澳門本土的三、四星級酒店一向都是供不應求,同時,政府亦拒絕民宿的存在,一些中低檔的旅客很難找到合理價錢的住宿。加上賽車期間旅客量大增,一些為了大賽車而來的旅客願意支付更貴的酒店房錢。根據澳門政府的官方統計,在二○○九年十一月十九至廿二日澳門三星至五星酒店的平均入住率高達99.59%;另一方面,根據硏究,旅客認為大賽車是提高酒店住宿價格的主要原因(3.97分),反映節慶活動的舉辦對東道主的城市酒店價格的影響最嚴重。

四、優化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發展策略

格蘭披治大賽車除了對澳門的經濟收益具積極的影響外,也有助澳門的形象提升,但其發展的社會成本也相當高。對於大賽車期間交通及酒店價格的影響,在這麼提出一些優化的措施:

(一)交通優化

政府除了可以在比賽期間提供免費的巴士外,應鼓勵旅客在大賽車期間使用其他碼頭,如氹仔北安碼頭,避開擁擠路段。勸籲居民在這段期間減少駕駛車輛;硏究在路環等地區開發新的賽道。另一方面,澳門在未來數年將建成輕軌,屆時大賽車期間的路面交通情況可望改善。

地位舉足輕重

(二)酒店價格需穩定

對於在大賽車期間酒店價格高企,建議政府開放資助舊式賓館翻新,令一些低價格的賓館或酒店得以穩定供應,平衡酒店及住宿業的入住率及價格;訂立酒店行業價格指標,使價格增加透明度,讓同業可跟隨指標來訂定價格;更可考慮有限度開放民宿,使旅客的選擇更多樣化。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對澳門的旅遊業來說是絕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社區、經濟、政治以及休閒娛樂等角度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澳門需更好利用該資源發展旅遊事業。在發展的同時仍有需要改善之處,這些改善需要政府、居民、旅客及業界一起去支持及履行,其最終的目標是為提供旅客、旅遊業、居民以及政府的共同利益為依歸。

葉 靜

註釋:

(一)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五十年代:由零開始”(http://www.macau.grandprix.gov.mo/mgpc/subpage.php?id=527〈=cn)

(二)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第五十七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賽程公佈”(http://www.macau.grandprix.gov.mo/mgpc/news.php?kind=mgpc&id=2930〈=cn)

(三)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車場內外熱鬧——四天共5萬8千人次入場”;澳門特別行政區新聞局(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http://www.gcs.gov.mo/showNews.php?PageLang=C&DataUcn=41246&Member=0)

(四)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澳門大賽車委員會統計”, (http://gp.macau.grandprix.gov.mo/mgpc/subpage.php?id=1888〈=cn)
回頂端 向下
 
精英時代的隕落 抑或大衆文化的崛起? 試論澳門博物館發展方向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澳門社區學習人論壇 澳門學習型組織學會 :: 澳門_學習素材 :: 社區歴史 :: 社區設施-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