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再利用特色建築增區內休憩空間
沙梨頭吊腳樓變身圖書館
為活用舊區建築,增加區內休憩活動空間,當局改建沙梨頭海邊街七幢“吊腳樓”建築為圖書館的工程近日展開,預計圖書館於年底至明年初啟用。至於同為當局修繕活化項目的紅街市郵政分局舊址改建雅廉訪圖書館工程則未見動工。
沙梨頭、內港一帶是本澳漁業舊區,現存的沙梨頭海邊街六十九至八十一號七幢俗稱“吊腳樓”的舊建築群,荒廢多年,日久失修,騎樓柱廊出現些微傾斜,牆身更有裂痕且滲漏,天面平台及排水管周邊有青苔和雜草,懸空挑出的露台和天面平台出現彎曲和水泥剝落,為免危及途人,亟待維護和修復。當局去年公佈,決定租用並活化這七幢舊建築群改建為沙梨頭圖書館,填補區內長期欠缺閱覽空間的局面,保護與再利用有特色的建築,也進一步完善澳門公共圖書館系統。
文化局資料顯示,沙梨頭這一列騎樓式建築物為兩層高的低層建築,過去地層作商業用途,上層作居住之用。地面層出現的“閣仔”,是騎樓式建築在本土演變成自身文化的其中一種特色。改建工程首階段先維修立面建築,再加固建築結構,隨後裝修內部。兩層實用面積逾萬呎,除具公共圖書館功能外,將設展覽廳與休閒空間。
文化局希望透過設立圖書館,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多功能的設施,鼓勵居民閱讀,改善生活質素。同時改建計劃擬於天台設置“空中咖啡廊”,為居民提供邊嘆咖啡、邊看書、邊賞城區舊貌之地。考慮到該區經常受海水倒灌困擾,設計考慮到防浸、防滲漏措施。
另外,同為活化項目的紅街市郵政分局舊址改建為雅廉訪圖書館計劃,與沙梨頭圖書館計劃同時提出,當局之前預計圖書館於今年第三季投入使用,但至今仍未見動工。該址實用面積逾二千呎,預料圖書館開放可為區內街坊和學生提供閱覽與學習空間。
本報記者 羅惠旋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