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調研現狀大衆認知打擊情況
政府遏販賣人口保護婦孺
由阻嚇販賣人口措施關注委員會委託澳門大學展開的“澳門地區販運人口”問題研究計劃,昨日舉行發佈會,負責調研的學術單位表示,結果顯示澳門特區政府打擊販賣人口的態度積極,尤其關注保護婦女和兒童。不過部分受訪對象對販賣人口的定義和形式印象模糊,對有關定義和販賣人口類型多屬片面理解。
提出改進方案
是次項目以研究澳門販賣人口的現狀、社會認知及打擊情況為主,由澳大教育學院教育研究中心負責執行。昨日下午三時在澳大中葡樓會議室舉行發佈會,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阻嚇販賣人口措施關注委員會協調員黃傳發,委員會成員社工局長容光耀、法務局長張永春出席;“澳門地區販運人口”問題研究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黃素君、助理教授施達明主持。
據黃素君介紹,研究在去年七月一日起至十二月卅一日展開,採取文本分析、電話調查、訪談和個案研究四類方法,並與十一個行政部門、七個本地機構、五個香港組織、十位本地老師及十八位本地大學生面談,電話訪問了一千○三名年滿十二歲或以上的澳門居民。指自○七年成立委員會、○八年公佈《打擊販賣人口犯罪》法例後,法例至今實施三年,期望透過研究檢視澳門地區現時打擊販賣人口的工作情況和成效,了解居民對有關法例的認知、態度,提出改進方案。
提升公民素質
結果顯示,受訪部門充分了解和掌握打擊販賣人口的法律條文,認為現行法例明確了執法範圍,相信引用國際定義的打擊販賣人口概念和加重刑期,可起阻嚇作用。受訪的民間組織或團體除了解法律外,對販賣人口的認知度很高,非常關注法律中談及的“勞力剝削及性剝削”議題。
要有效預防和遏止販賣人口犯罪,提升澳門居民的公民意識和素質也是重點。黃素君表示,受訪老師多數從親友口中接收打擊販賣人口的法律和資訊,較少從新聞或法律途徑認識及了解實際情況,故對販賣人口的定義、形式等印象模糊;大學生方面,大部分受訪者透過傳播媒介接收訊息為主,對販賣人口有基礎認知,但在研判澳門販賣人口程度的嚴重性時,當中十二名受訪者估計澳門情況不甚嚴重,認為被販賣的人多數從事“色情行業”或低技術要求的勞工居多,顯示他們對相關法律概念模糊,對販賣人口的類型多屬片面理解。
此外,亦有小學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一組受訪者,其態度和認知層面與其他組別不同,這些受訪者認為販賣人口不是嚴重罪行,政府無需加大力度阻嚇相關活動。
本報記者 何庭茵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