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人口三年多來立案逾四十宗僅三起訴
【本報訊】自○八年《打擊販賣人口犯罪》法例生效至今,政府處理了四十二宗販賣人口個案,阻嚇販賣人口措施關注委員會表示,礙於受害者不熟識本澳情況等,較難提供足夠證據配合偵查,故可以起訴並成功檢控的嫌犯甚少。
阻嚇販賣人口措施關注委員會去年委託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於去年七至十二月進行評鑒性研究報告,了解澳門社會人士對於人口販運現象的認知、態度及反應等,有關調查昨公布。委員會協調員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傳發、委員會成員社工局局長容光耀和法務局局長張永春等出席。
珠海假招工誘偷渡來澳
黃傳發表示,《打擊販賣人口犯罪》立法三年多以來,政府曾處理四十二宗販賣人口個案,屬性剝削類型(非強迫勞動或販賣器官),受害人全屬女性,當中大部份為內地人,有些更是來自偏遠省份,共通的是她們缺乏社會經驗,在珠海誤信虛假澳門招聘廣告,被誘騙偷渡來澳見工,最終被禁錮和強迫賣淫。
截至現在,當中只有三宗有足夠證據起訴,兩宗成功檢控,僅兩犯人分別被七年半和三年多。黃傳發解釋,基於受害者不熟識本澳情況,如在逃離後即便成功向警方求助,唯誰販賣她、被剝削地點亦難交代清楚,警方亦難搜證拘捕嫌犯,亦有受害人偷渡入境就被海關截獲將其遣返而阻止案件發生等,故案件嫌犯數目偏少。
對於報告指執法部門表示由於人資不足,對打擊人口販運犯罪活動帶來不良影響,建議增加人資,以便加強偵測力度。黃傳發回應稱,政府打擊販賣人口抱極大的決心,「無論需要幾多資源都會好樂意投資落去」,並「按善用資源的原則」,因應實際人員需求的情況去安排,著大眾無需擔心。
報告建議增人權教育
此外報告又從堵截源頭、宣傳教育、識別受害人、執法和檢控三方面提出建議,如加強與「潛在輸入地區」合作在當地口岸宣傳、加大支援民間機構協作、為教師提供人權教育培訓、在中小學課程大綱設人權教育內容等。
黃稱,打擊工作面對許多困難,最主要是社會認知和參與不足,冀透過今次調研,引起社會大眾的留意和關注,從而提高預防,讓罪行得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