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權利與法律保障會議昨舉行
學者促分享發展成果制度化
【本報消息】由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憲法學協會圓桌會議(西安)”之“社會權利與澳門特區的法律保障”澳門會議,昨日上午假旅遊活動中心二樓會議廳開幕,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出席主禮。理工學院院長李向玉致詞表示,澳門當下在保障居民社會權利方面已取得長足的發展,但繼續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將是特區政府致力追求的施政目標之一。
自行立法規範調整
開幕式於昨日上午九時半舉行,張裕、中聯辦文教部部長劉曉航、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政策研究室主任張武專,終審法院院長代表、辦公室主任鄧寶國,檢察長代表、辦公室主任黎建恩,國際憲法學協會現任主席、歐洲大學教授、前聯合國反恐特別報告員馬丁·夏依寧,國際憲法學協會第一副主席、國立墨西哥自治大學國家法學研究所所長愛克多·菲律普·菲克斯·菲愛羅,國際憲法學協會中國執委、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教授莫紀宏及李向玉出席主禮。
李向玉致歡迎詞說,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實行“一國兩制”的特別行政區之一,在中國憲政體制下,澳門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安排中的特殊優勢,致力於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令整個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澳門特區一向高度重視和關注全體居民各項基本權利的行使和保障,包括保障勞動者的就業和休息的權利,提高勞工福利;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居民養老和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老年人和部分社會群體的公共免費醫療保障;對於弱勢群體特別是老年人、青少年、殘疾人給予關懷和照顧;加快公共房屋建設,想方設法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全面普及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十五年免費教育;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的可持續性。所有的一切,都在特區自行立法的規範和調整之下。
權利分享需公平性
儀式後,張裕向來自西班牙、秘魯、大連及澳門的六位發言學者致送紀念品,並與有關人士合照留影。其中,澳大法學院教授駱偉建在題為“澳門居民的社會權利的規範及其實現的途徑”發言中指出,澳門居民的社會權利保障取得較明顯的成就,但同時面臨新的挑戰,在如何結合社會權利的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問題上,認為應把目前臨時性的現金分享措施,逐步過渡到建立長期的中央儲蓄制度和制度化福利政策,進一步體現居民分享特區經濟發展成果的效益。由社保基金、中央公積金和個人儲蓄三者共同提供保障,可為居民的退休生活作更好的準備。
其次,社會權利享有的條件要充分體現公平性,居民的社會權利有賴於政府提供的資源,正因如此,每位居民都希望能分享到這種權利帶來的利益。但由於政府的經濟資源有限,無限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必然產生矛盾。駱偉建認為,在探討居民的社會權利方面將面臨許多挑戰,不可能給出一個抽象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標準。可以肯定是,從憲政角度講,不僅要肯定居民應享有福利權利,而且更應倡導居民理性地對待社會權利,培養正確的權利觀和成熟的行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