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悅事件與旁觀者效應
弘 智
悅悅事件與旁觀者效應
佛山“悅悅事件”近日引起全國熱議,很多人對事件中路人的反應提出了強烈的質疑。十八個過路人見死不救,而一個處於社會經濟底層的拾荒婦人卻對受傷的小孩伸出了援手。很多人批評國民素質如此低劣,媒體也提出要大力加強社會道德建設以配合中國經濟的發展。
媒體對社會事件的報道往往可促進民衆對社會行為的道德反思。有人認為事件的起因源於最近法庭對救助行為的錯誤裁決:一名救助受傷老婦的靑年反被法庭裁決要賠款擔責,裁決在互聯網被廣泛討論。這些負面的報道使中國人在道德素質下滑時雪上加霜,而社會大衆亦從立法到奬賞等一系列方法中探討國人情冷漠的問題。
這樣的議題自然成為公民課的討論課題。學生們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下國民素質的問題,很多學生列舉出不少在國內的所見所聞,並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解決方法。例如:救人有奬賞、加強對駕駛者的道德敎育及罰則、要追究父母對孩子疏忽照顧的責任等。不過,在熱烈討論的背後,公民老師其實有責任向學生說明這些事件背後的科學原因。
在社會心理學的硏究中,最有影響的事件不是由行為科學家所做的硏究,而是新聞媒體對某些事件的報道。最有名的事件源於一九六四年發生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兇殺案:一名女子被人用刀刺死,事件中共有卅八名人士目睹這件事件的發生而無人施以援手。事後,媒體紛紛譴責居住在大城市的人們情感冷漠,並對人類的本性提出了強烈的質疑。
其後,紐約大學的約翰、達利和哥倫比亞大學的比勃、拉特那的硏究表明,“責任擴散”以及“旁觀者效應”是導致無人施救的主要原因,即大家都認為有人會施救而最終導致無人施救的局面。硏究結果表明,人性並非都是如此冷漠。他們的大量硏究最後被收錄在《反應冷漠的旁觀者——他為何不幫助》一書中,在該書中提出的助人行為模型,被有關助人硏究的心理學文獻廣泛認可。
同類社會事件以後肯定還會發生,但從敎育的角度來看,我們更要擴大學生的思考範圍。事實上,當學生們在課堂上了解到“旁觀者效應”後,他們對人性會抱有更樂觀的態度,而當有人需要扶助時,他們或會更樂意向危難中的人們伸出援助之手。
弘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