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內容 寓教於樂 激發興趣
教育界倡活化習俗內涵
農曆正月初七慶祝“人日”歷史悠久,惟時代變遷,“人日”僅被現代人視為一系列“過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其意義與淵源已被都市人尤其是年輕一輩淡忘。歷史教育學會副會長歐陽國健建議,教科書中豐富節慶文化內容,以寓教於樂,激發年輕一輩對傳統中國節慶風俗的興趣;政府、民間共同努力,重新包裝“人人生日,健康長壽”的概念,為“人日”賦予新穎的意義。
港澳人慶祝“人日”甚少,但在不少華人地區仍會慶祝。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家家戶戶都會以“撈魚生”為“人日”主要活動,討個好彩頭,旅遊局也將此風俗作為招徠旅客到當地“感受不一樣新年”的綽頭。客家和潮汕地區就保存着“人日”食“七寶羹”的習俗,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事事順利。廣東五邑家庭喜歡用煎堆、炒米、芥菜、蕃薯、芋頭等煮成一大盆“人日菜”,老老少少都要吃上幾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豐衣足食。
澳門是中西文化交匯之地,也朝着發展成為世界旅遊休閒城市而努力,但本地慶祝萬聖節、聖誕節、情人節氣氛熱鬧,反之中式節日卻在式微,歐陽國健認為,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得以延續,首先增進年輕一代對傳統節慶文化含義和歷史的認識。例如“人日”,目前小學常識、公民科教科書中就未曾涉及,其他節日如過年、清明、中秋、重陽等,當中蘊含着豐厚的中華文化傳統,在編寫公民科教材時也需注意加入。
歐陽國健指出,西式節日主打狂歡、享受,商業味濃厚,為年輕一輩樂道;相對清明、端午、重陽等對祖先膜拜、勸行孝善的文化內涵濃厚,較為沉重,年輕人未必接受。政府、民間組織和學者等可重新包裝傳統節慶的文化內涵,讓其適應時代,使傳統節日賦予新意義。例如“人日”可將其“人人生日、健康長壽”的概念包裝成為健康日,尋找更娛樂、更輕鬆的方式將傳統文化內涵表達出來,成為生活一部分,讓文化習俗得以保存。
本報記者 樊越欣 劉素瑩
華大實習生 陳麗嫦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