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搞PISA特訓
祈 淼
不宜搞PISA特訓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舉行一次全球性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每次測試均以十五歲學生為對象,分別以閱讀素養、科學、數學作為主要考核科目。考核並無大綱,目標是透過非課程性的考核,測試學生接受了小學和初中階段學習後是否掌握足夠的知識與技能參與社會。本澳學生二○○九年在PISA測試中不太理想,引發全社會強烈關注。
某日周六清晨,我在走廊等電梯,見同層W座的阿芬背了書包也準備去上學。我詫異地問:“你們學校周六上午不是不須上課的嗎?”她說:“去參加PISA數學特訓。”還說老師根據學生哪個科目較差,要求其參加某科特訓。
喔,原來如此!敎靑局在收到有關方面本澳測試成績後,非常認眞地作了一個詳盡分析,送給各中學。內容包括此次測試參興的國家和地區數目,測試的三科總平均分多少,本澳所得平均分、學校所得平均分、在本澳所有參與中學中排行情况……看了這份分析報吿,對世界、對本澳尤其是對本校學生的素養情况一目了然,從中找到差距,並為改革敎學、提高學生素養提供了動力及依據。故此,本澳部分學校自二○一○年開始就搞PISA科目特訓班了,對這幾科敎師加重了負擔,對學生亦減少了他們課餘時間,每周上了四十節課,還須增加幾節課。
我們不是一直在喊“減輕敎師和學生負擔”嗎?來了個PISA,有些學校卻增加了師生負擔。為甚麼學校要搞特訓?也有其苦衷。敎靑局發下之分析報吿雖未對外公開,但自己學校成績及排名赫然在目。成績好的學校也絕不敢沾沾自喜,必須牢牢保住以往佳績,不能退步;居中者,希冀力爭上游;處後位的,反思之後,決心改變落後狀况,急起直追,爭取下屆測試進至中位。
除了特訓以外,加強訓練似是可取之法。本澳少兒數量不豐富,各校都擔心學生源不足,難以維持現有人數及規模。靠甚麼吸引學生來報讀?靠品牌(即校譽)。而PISA成績無異會直接影響學校品牌的重要因素。家長無一不希望把子女送到敎學素養佳的學校。故有些學校搞PISA特訓的心情是能夠理解的。也許特訓後,能獲取好成績,但卻並無助於眞正提升學生的素質。去年初,上海敎委副主任、上海師大校長張民選應本澳中華敎育會之邀,在拱北對本澳二百五十位敎師分享PISA體會,他談到上海在○九年之所以取得佳績,是近年不斷進行敎育和課程改革、提高平時每一堂課的素養分不開的,優質敎育須要從持續不斷的課程改革來實現的。他們的經驗値得我們重視、學習。應對PISA,還是把心血放在提高每一節課的敎學素質上為宜。
祈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