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公務員大廈住客指當局不回應沉降數據
【本報訊】政府只拆卸台山中街部份樓宇後展開興建公屋工程,卻保留旁邊樓齡相若的公務員大廈,但該大廈過去數月多處出現裂縫,令居民感到非常擔憂。居民指出,建設發展辦公室既非如官方新聞稿所說每周提供監測數據,該辦人員也不回應沉降量數據上升等問題。至於,建設辦聲稱,居民日前推撞該辦人員跌倒受傷,居民強調當時只要求人員回應問題,也沒有出手推撞。
日前,建設發展辦公室發出新聞稿聲稱:「本辦公室將繼續每周的工地施工訊息發布會議,向居民匯報工程展開期間所收集的監測數據……」丈夫的父母在公務員大廈居住的張女士向記者展示多份文件,對上一次的文件是在二月上旬由建設辦交給居民的,最新數據卻在前天才交給居民,相距近一個月,期間雙方曾進行多次會議。因此,她認為,事實並非如官方新聞稿所指每周匯報監測數據。
按照居民手持的數據資料顯示,部份監測點的沉降量呈惡化的趨勢。以監測點 SM10 為例,十二月的沉降量是O‧OO六,二月是O‧O二二,三月則是O‧O三二。張女士表示,雖然,看不懂那些數據,但是,可肯定的是沉降量上升,故此,很想進一步了解情況。究竟數字升到哪個水平屬於不安全?她表示,多次向政府人員詢問,卻得不到回應。她認為,居民是有知情權的,質疑當局為何不詳細解釋。
「對。你將數據給了我們,但這個數據我看不懂,我問你,這叫做溝通。我問你,你不睬我。怎有衡常溝通呢?」張女士指出,政府人員交給他們的兩份報告內的相片是相同的,而且,人員每次在會議只是重複與新聞稿相似的說話,如:樓宇結構是穩定的,住在那裡是安全的等等。「你們傳媒應該中立、公正。」她質疑,傳媒為何見到政府新聞稿就原稿照登?為何不向居民核實其內容?
張女士也展示香港房屋協會的資料,當中指出,樓宇裂縫可分為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而地基出現沉降是造成結構性裂縫的原因之一。如發現樓宇出現裂縫,應找出成因,若只修補裂縫表面而忽略原因,問題可能繼續惡化,甚至有倒塌的危險。她指出,已應政府人員的要求,把大廈內長者資料交給當局。她認為,政府應該展開協調和家訪等工作,而不是詢問居民有否為長者聯絡社工。
前晚,建設發展辦公室又發出新聞稿聲稱:「有個別居民出現不理智行為,在 (前日) 會議結束後多次阻止政府代表離開,現場且有推撞本辦人員的情況,期間三名建設辦人員分別被推倒落地及手部受傷,需要報警求助及送院救治。」究竟,那三名人員傷勢有多嚴重,醫生有何診斷,要否留院等,直至昨晚截稿時間,建設發展辦公室再沒有發出新聞稿交代。
居民否認推撞政府人員
另一居民楊女士表示,因為口講冇憑,在前日的會議中,政府人員聲稱樓宇安全,但拒絕簽署保證文件。此外,就算詢問大廈是否沉降,對方也沒有答案,令她更感擔憂。當居民圍著政府人員追問,對方在後退時跌倒,是沒有居民出手推撞的。當時有很多長者見到,也可以作證。前日,公務員大廈地下的糞渠爆裂,二十多年來也沒有出現這情況,他們認為那是與旁邊的工程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