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幾個忠吿
超能媽媽
給家長的幾個忠吿
每年三月上旬,又是一衆家長為適學年齡子女“爭學額”的時候。每年的二月下旬,我總是會收到一些朋友或讀者的查詢,問我對他們心儀的學校有甚麼看法,又或者有沒有“後門”可以順利入讀之類的問題。我很懷疑大家是不是搞錯了,我是“超能媽媽”而不是“萬能校長”,怎麼會有“後門入學”這種特殊優待呢?
與其問我不切實際的問題,倒不如讓我先給各位家長幾個忠吿,好讓大家不會在幾經辛苦撲到學額之後才發現後悔,然後徬惶不知所措吧。讀書,我指的是孩子讀書,愉快的環境永遠比學校的頭銜要來得可貴。我們可能會很自豪地對身邊的朋友說,孩子進了甚麼甚麼有名學校讀書,然後換來朋友大呼羨慕;但小孩呢?那個才得三歲的小孩呢?他可能連甚麼叫“讀書”都不懂。在孩子的角度而言,上學就是可以有一班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他旣不知甚麼叫名校,也不知甚麼叫前途,只知道爸媽說“好辛苦先可以入讀名校”,所以要好好讀……辛苦?請問小小孩子甚麼時候爭取過、又甚麼時候辛苦過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其實不難懂,當爸媽的總是希望盡最大能力給子女最好的。問題是這些“能力”應該在甚麼時候去用呢?是在小孩仍然“懵然不知”社會是如何運作的時候,抑或等到他們可以就“前途”來跟你討論的時候呢?
現今的學額難求,除了是因為這幾年出生率較高之外,更明顯的,是家長集中為子女報讀澳門幾間最有名的學校。家長選擇的理由普遍有幾個:1.校友;2.哥哥或姐姐在校就讀;3.名校;4.朋友的推薦。這幾個原因沒甚麼不妥,只是原來家長的考量,對孩子來說,可能並不是最合適的。
我拿自己這個實例來說好了:當年因為孩子未夠年齡入讀自己的母校(我的母校也是頗有名的學校),於是我一廂情願地認為,為孩子挑選一間跟自己母校差不多“級數”的,好讓小孩日後可以在名牌中學畢業,拿個好成績繼續升讀大學,這就是我最完美的夢想。結果呢?孩子跟我都被這由我自己一手所設的限迫得喘不過氣。在為孩子報名之前,我已經做過大量的資料搜集、朋友評價、甚至於午餐時段跑到學校附近的食肆,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如何、有沒有抽煙、有沒有人穿校服拍拖等行為。現在回想也覺得好笑,因為最後發現是我想多了,是我將別人孩子的性格都放到自己孩子身上,讓他變成一個不快樂的學生,同樣我亦變成不快樂的家長。
我沒有在所謂“心儀的學校”裡得到自己想要的,除了敎訓之外。反是後來心理治療師的一番話,讓我驚覺“選校”這件事,由始至終我們都只考慮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應該以孩子的性格作考量。性格活潑的、愛思考的、或是文靜的孩子,都有適合他們成長的不同學校;也許不是名牌的,但孩子在當中,可以培養出完整的性格、自信的人生,這樣的成長路,才能做就父母理想中成功的人生。
有些道理其實我們都懂,只是我們能不能甘心先把學校的牌子拿下,單純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屬於哪一類型,然後再為他們考慮學校?也許你會發現,這樣的一個決定,不只幫了孩子,同樣也幫了你自己。
我在孩子不快樂的時候果斷地做了轉校的決定,然後她用自己的能力考到我的母校;這樣的一個過程、自己爭取的機會,更能讓她學會了珍惜——比我一廂情願的安排更有意義。
supermama_gogogo@yahoo.com.hk 超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