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聯調查澳青年參與社團及政治情況建議
社團須改革服務優化形象
【本報消息】澳門青年聯合會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青年過去一年無參與社團活動。青年參與社團活動的頻率、深度或社團數目皆偏低,反映青年不積極參與社團活動,長遠可能影響社團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提出十項建議,促請政府配合,提升青年的積極性。
服務重疊形象守舊
澳門青聯昨日下午四時在該會聯樂部舉行“澳門青年參與社團及政治活動現況調查”發佈會,副會長江超育、香港研究協會總幹事麥燕薇及青聯辦公室主任洪漢銘介紹結果。
調查由澳門青聯與香港研究協會合作,去年底至今年初於本澳七大堂區隨機訪問十八至四十五歲的澳門居民,成功收回一千○八十五份問卷,以了解澳門青年參與社團活動的現況及原因,參與政治的現況及原因,探討社團在青年參與政治中擔當的角色。透過加強社團工作,增強青年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及投入感。
調查反映,澳門青年評價澳門社團可概括為五種情況:大部分青年認為本澳社團定位欠鮮明,服務範圍重疊令青年難於選擇;社團太多,形象相對守舊,不太吸引青少年;社團服務未能滿足大部分青年的需要;社團與青年利益關聯較薄弱;部分青年認同參與社團對個人發展有幫助。
年紀教育影響參政
逾六成受訪青年已登記為選民,反映青年普遍重視公民權利。逾五成青年曾對公共事務表達意見,主要透過互聯網及社團。近四成青年有透過社團參與政治活動,反映社團在澳門青年參與政治中扮演橋樑角色。從青年參與政治現況看,年紀越大,登記選民及投票意慾越大;教育程度越高,政治參與度越高;社會階層越高,政治參與度及公民意識越高;政治立場中,傳統陣營的青年的政治參與度較其他陣營高,原因與社會環境及教育不無關係。
為此,青聯建議設立恆常的青年政策研究機制,改善社團服務以切合青年的需要,優化社團的形象,創造青年發展階梯,以及訂立青年政策的交流機制。長遠而言,必須加強青年認識澳門的政治制度,增加登記選民的誘因,豐富青年參政的形式,完善政府與居民的溝通機制,並掃除特定青年群組參與社團活動的障礙。與香港情況比較相似,香港的成功經驗堪澳借鏡,可完善澳門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