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免費教育成突破 未來按城規配套教育
當局擬石排灣新社區建校
澳門回歸十年,要數政府在教育事業上的突出貢獻,相信十五年免費教育制度必最為人稱道,此舉令本澳成為大中華區首個提供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地區。在改善學校環境方面,嶄新的教學大樓相繼落成、校園修葺擴建,學習環境不斷改善。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長黃健武稱,未來將配合人口發展規模及城市規劃建設,將在落實興建的大型社區地段,如路環石排灣等地興建新校舍。
按人口變化規劃教育
黃健武稱,為紓緩早年人口膨脹導致學額不足、增加學生活動空間及更合理分佈學校網,近十年政府向非高等教育投入龐大資源,共完成十三個新批給土地或設施建校項目;卅八項校舍擴建或重建工程,合共增加近三萬五千個學額。對比一九九八年與二○○七年有關學校空間的調查資料,學生人均校園使用面積由六點二平方米增至九點四平方米,增長逾五成;運動與活動面積由人均不足一點二平方米升至約二點五平方米,增幅達百分之一百一十七。
黃健武指,人口變化和城市規劃發展是教育用地的重要依據,當局將因應適齡入學人數及針對舊區重建、新城填海計劃、公屋興建等項目,與工務運輸局等部門緊密聯繫,尤其照顧小幼低齡兒童就近入學的需要,未來很可能在路環石排灣等興建大型社區的地段建新校舍作配套。
非網校學生同獲津貼
教青局社會暨教育輔助處長袁凱清介紹免費教育發展情況。○五至○六學年將當時只在十個年級實施的免費教育,延伸至幼兒教育第一和第二年級,○七至○八學年開始,將免費教育延伸至高中教育階段。從免費教育的支出來看,由回歸當年投入約三億七千萬元,提升至上一學年的十億二千萬元,增長二點七五倍,每名學生的平均投入由六千五百元增加至一萬六千元;受惠學生人數由五萬七千人增至最高時的六萬五千人。未加入免費教育網的約十所學校,局方通過其他機制發放津貼。
袁凱清坦言,實施免費教育制度大大減輕家長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開支。免費教育由最早實施時的“傾向性”,全面過渡至真正的免費教育,是由○六至○七學年開始實行免交補充服務費(俗稱雜費)政策,至今繼續分擔家長為子女購買書簿或其他教育開支,學生每年可獲發放一千五百元的書簿費津貼。
小班教學推教育發展
從提升教育質素和優化教學環境方面,政府在免費教育制度推行初期,已有計劃逐步減低每班學生人數。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及中學教育的平均每班學生人數,由一九九九至二○○○學年的卅七點九、四十五點二及四十三點一,分別下調至○八至○九學年的廿五、卅一及卅五點三人。相信此舉有助教師騰出更多時間關顧不同學生的需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教育向前發展。
對於外界指教育支出佔澳門GDP比例下降,黃健武認為,金融海嘯前澳門經濟飛速發展,現時處於經濟“高低波”階段,倘用教育支出與整體GDP增長作比較,並不合適。特區政府對教育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在確保人人享有受教育機會的前提下,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優質化。
本報記者 樊越欣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