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何須「懂」
【記者陳藝珠海報導】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教授上週末作客珠海文化大講堂,他演講的題目是《走進音樂的世界》,一生癡迷音樂的周海宏說:「音樂何須『懂』」。閉上眼睛,打開耳朵,享受既可。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門藝術像音樂這樣細膩。周海宏說許多人聽不懂音樂,不是因為欣賞水準差,也不是缺少音樂修養,而是因為音樂不能直接傳達視覺的與語義的內容。其表示,音樂家在欣賞音樂時很少依賴於「內容解說」。在音樂中追求場景、哲理等等東西,是用文學化和美術化的方式欣賞音樂,這是一個誤區。據瞭解,目前中國的音樂普及和教育工作,基本上以樂曲解說為核心,這種觀念就植進了大家的頭腦。其認為,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不一樣,是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要欣賞它就要理解它,要理解它就要瞭解背景,甚至要學樂理知識。周海宏教授表示,各個層次的教材充斥這樣的內容,結果形成和強化了人們頭腦當中這個誤區。實際上音樂何須『懂』」。閉上眼睛,打開耳朵,就可以享受音樂之美。
周海宏說,現在很多流行歌的題材範圍非常窄,通篇愛情,都是悲傷、離別、痛苦、等待,但「傷心總是難免的」,聽了後一點而也不傷心。從作品角度看,音樂能否引起明確的內容理解,取決於持續而穩定的聯想對應關係,如果對應得非常好,人人都可以聽出來,如果對應不好,就不能怪人們聽不懂,而是作曲家寫得不像。
周海宏舉例表示,即使演奏家對同一個作品的理解都千差萬別,聽眾和作曲家更不可能保持一致。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讓克勞斯演奏就像輕騎兵,而世界頂級鋼琴大師古爾德彈這首曲子就像「小白兔進行曲」。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被偉大的卡拉揚演繹得非常粗暴,有人說這哪里是命運在敲門,簡直是命運在踹門。因此,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體驗重於理解,體驗個人感受重於理解別人的意圖。聽音樂一是放鬆地聽,二是盡情地想。讓音樂豐富自己的感受,這才是音樂欣賞的價值所在。
周海宏認為,音樂是情緒的藝術,在音樂中體驗那些不可名狀的美妙感覺,就像是耳朵的一頓「美餐」。其同時表示,聽音樂會得有規矩,絕對不要出聲,也不要讓別人出聲。聽音樂會不能瞎鼓掌,要看演奏家的眼神和動作。有的演奏家不想讓你鼓掌就會屏住呼吸,慢慢地放下,如果他想讓你鼓掌他馬上就會放鬆。如果聽眾不能理解演奏家的意圖,最好就跟著人家鼓掌。其還表示,聽音樂男士要穿西裝皮鞋,女士要穿正裝,任何演出都要等觀眾席的燈亮了以後觀眾才能離開。
周海宏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門藝術像音樂這樣細膩,美術很偉大,但是美術是靜態的,缺乏時間的過程。文學很偉大,但是有時間性。只有音樂是語言終止的地方,音樂是情緒的藝術。有人說「音樂是人類靈魂的避難所」,周海宏認為這個說法很對,音樂是人們最佳的精神減壓法。減壓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宣洩,一種是放鬆,音樂具有這兩種功能。人類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沒有一種藝術能像音樂一樣如此廣闊,如此自由。
周海宏認為感性能力對於人類非常重要,如果從小不注重感性能力的發展,一生都很枯燥乏味。比如旅遊的時候,到了一個湖光山色的地方,有感覺的人就會享受大自然的快樂,沒感覺的人撒泡尿就走了。他說,一個人必須把自己的感受還原成體驗,窮極無聊固然討厭,富極無聊真正可怕。如果「窮得只剩錢」了,那就失去了高品位的生活。
對於音樂究竟跟培養一個人的創新能力有沒有關係的問題,周海宏教授表示,創新相當於兩個電極的碰撞,只有一個電極不會激發火花,兩個電極會碰撞出一個火花,四個電極就可以碰撞六個火花。音樂教育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非常弱的環節,如果一個民族缺乏感性教育,那他就沒有創造力。
據瞭解,周海宏以前曾經喜歡文學,但文學要通過場景、對話等等來欣賞,其感覺到太慢。而音樂「咚」地一聲就開始了,非常快,直接帶人進入一種美麗境界。加之其母親非常喜歡音樂,其稱,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鋼琴以前就在他家裡,那是營口製造的「東方紅」牌鋼琴,從小耳濡目染,因此其對音樂一直癡迷。
周海宏教授表示,生活中的音樂無處不在,這是一種生活的享受。只要家長喜歡音樂,隨時都在以一種欣賞的態度來對待音樂,子女自然就會喜歡。再說學習音樂不一定當作專業,僅僅是喜歡就可以擁有許多美的享受。其認為,現在許多老師把藝術中的感性成分去掉了,只剩下理性成分,孩子當然不喜歡,比如「人約黃昏後」比「人約傍晚後」更有詩意,就是因為「黃昏」二字有感性成分,現在的音樂教育是把這些美好的東西去掉了,只教技術,當然失敗。
據瞭解,現在的音樂教育均以樂曲解釋為核心,用一種理性的態度去聽音樂,去掉了感性的部分,這就不成其為藝術了。另外一方面,許多人把音樂當作一種標籤,認為音樂是高雅的神秘的,讓人敬而遠之。其認為任何一門藝術都要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這樣才能讓人擁有一種感性的智慧。其認為,音樂可以打動人們最敏感的神經,但人們總是喜歡分析一通,這音樂代表什麼什麼,那音樂代表什麼什麼,用樂理解釋來解讀音樂,真的讓人不懂。讓人們自己去感覺音樂的美好,他自然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