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認長者社屋設計需考慮不同範疇需要 今年內提供736單位予長者
【專訪】房屋局公共房屋事務廳廳長鄭錫林表示,現時輪候社屋的家團共有五千八百二十一個,當中長者有約一千三百名,屬獨居長者的就有七百多名,現時位於筷子基社屋及青洲社屋綜合體C大樓的長者社屋,今年內將提供七百三十六個長者社屋單位,當局將優先安排有迫切需要的獨居長者上樓。而承辦長者社屋服務之一的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副總幹事劉詠詩指出,本澳人口老化愈趨嚴重,未來的長者社屋設計,需考慮不同範疇需要,建議當局應協同社工局及民間服務機構共同考慮。
澳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社會上對興建公屋的訴求可謂是共識,然而回歸後至今年八月底止,房屋局完成安排二千三百八十二個社屋家團「上樓」,仍在社屋輪候的家團則有五千八百二十一個,進度是否符合需求,社會自有評價。政府一直強調關注公屋輪候家團及進行分配上樓的工作,致力推進公共房屋的落實和興建工作,以達致在二0一二年年底前分階段落實興建一萬九千個公屋單位的目標,紓解居民住屋困難。
幾時能上樓?萬九單位能否如期達標?相信是公眾最關注的問題。然而時至今日,時間表仍是沒有,難怪教人失望。鄭錫林表示,目前多項公屋興建計劃正有序進行,其中筷子基社屋大樓八百八十四個單位、青洲社屋綜合體C大樓二百五十二個單位、青洲社屋綜合體B大樓六百七十二個單位將相繼落成,待相關部門完成驗收程序,即安排合資格的家團「上樓」,協助低收入家庭解決住屋困難,尤其將優先安排有迫切需要的獨居長者上樓。他又指出,現時居住於社屋的長者共有二千九百五十三名,較特區成立初期增長百分之三十二,當局未來會視乎社屋申請情況整體規劃所需單位。
承辦長者社屋服務之一的街總社會服務辦公室副總幹事劉詠詩表示,房屋局過往是以社會房屋的概念設計長者社屋,台山的羅必信夫人長者社屋經過十三年多後,相關設施已有需要跟進替換,希望當局可適切考慮長者需求。她指出,本澳人口老化愈趨嚴重,未來的長者社屋設計,應需考慮不同範疇的需要,而不是只提供居住容身之所,建議當局應協同社工局及民間服務機構共同構思、考慮,使長者社屋的功能、服務都達至正如其名。
現時的四幢長者社屋大樓,包括嘉翠麗大廈A、B及C座和羅必信夫人大廈,分別無償提供多個社屋單位予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澳門明愛向三百四十八戶貧病孤寡的長者提供服務。每個長者單位均設有獨立廚房及洗手間、平安鐘、煙霧感應器,長者大樓加設升降機及輪椅滑行斜坡等設施,亦設有供長者閒暇活動之老人服務中心;並有社會服務團體提供二十四小時之監察服務。新修訂的《社會房屋的分配、租賃及管理》設有退場機制,如果社屋租戶連續三年的收入都超出設定上限,就會與有關家庭終止合約;假如收入上限超出一倍或以上,連續兩年就會即時終止合約,落實善用社屋資源的房屋政策,將社屋單位提供給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在羅必信夫人大廈住了十多年的麥婆婆,安於現狀,謂自己甚麼都不懂,有得住已好滿足。問及多年來大廈設施有沒有改善?她只說「我不懂甚麼是設施,大家都係咁住,有事按平安鐘就有人來幫忙,平時也有人關懷,自己好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