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2z.fhl.net/bookrev/bookrev39.html從對話中學習—提升成人學習的有效互動與改變簡維理著、王明心譯、洪建全基金會出版
文中比較兒童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法對比,
指出成人教育的內容要切合授眾生活。
你因為帶小組查經、小組討論、或讀書會,感到困難重重、施展不開來嗎?當然在基督教叢書裡面,不乏此類技巧傳授的書籍。不過在一般社會大眾裡,這類的經驗傳遞與理論研究,稱之為「民眾教育」。
例如:負責戒毒指導課程的志工訓練班、「拯救兒童組織」的教育工作隊培訓、社區義警的訓練課程、教導新手媽媽關於嬰幼兒的營養常識、、、,這些課程設計,都是屬於「民眾教育」的一環。
「民眾教育」跟「兒童教育」有所不同。「兒童教育」課程裡,兒童的基本知識體系還未建立完整、認知能力尚不成熟,故偏向知識的灌輸。但是「民眾教育」(成人教育)是參與者已經有各自的專業領域、與習慣的學習模式,因此「民眾教育課程」重視的是帶出熱烈的「對話」,激發學員把上課所學的理論、觀念、應用方法拿來與過去經驗結合。並造成學員在課程結束後,仍會自行主動涉獵相關研究與學習。
『從對話中學習—提升成人學習的有效互動與改變』用在教會裡頭帶小組查經、小組討論、或讀書會非常好用。例如一些小訣竅:「沒有歡笑、就沒學習」,令人難忘的課程裡一定有許多大家哄堂大笑的時刻。「多快可以用上?」,課程內容進度緩慢,太慢到達應用部分,會使得學員興趣缺缺。「少就是多」,不要太關切教完預定進度,而一骨碌地灌給學員一堆知識,卻得到反效果。「保持學習者的學習活力」,人需要活力來學習,學習也會創造出活力。課程內容不符實際所需,學員就會提不起勁、勉強應付考試通過。
如果你還在用「教導兒童」的方式,在教會裡頭帶小組查經、小組討論、或讀書會。閱畢此書,你就會明白為何參加的學員昏昏欲睡、提不起勁,甚至避不見面。因為他們是成人,應該用「民眾教育」的方式帶領,而非「兒童教育」。
以下,我從「從對話中學習---提升成人學習的有效互動與改變」(Jane Vella簡維理;王明心翻譯,洪建全基金會出版)摘錄幾段話,提供您們思考,也歡迎您們繼續找幾個伙伴分享、延燒這些話題。
現在當老師越來越沒尊嚴或地位?
「有一回在南方一所學院開了一門成人教育研究法課程時,那兒的教授強烈向我抗議,說在民眾教育的教學法裡,教授毫無身分地位可言。
我們也曾在第三章讀過一位智利醫生抱怨,他是來聽簡維理博士授課,不是來和同事談話的!
只有上課一週,並不足以讓人完全克服那份潛在抗拒的心理,這也是為何要有後續服務的原因。」(參考自王明心譯,民87,頁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