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關注「影子政府」交通教育
【專訪】立法會昨舉行全體大會,多名議員在議程前發言時,關注到泊車、教育等問題。
直選議員高天賜表示,近十年,澳門特區一直由「影子」操縱。這並不是虛構故事或傳說,相反的,可能已是澳門公開的秘密。作出很多重大決定的「人」,並非體制中的主要官員。有關的決定亦非公開的,更不管公共利益及法治原則。
他指,正如上述,這個「影子政府」並非由主要官員組成,但卻有能力直接影響於年底換屆的政府所作之決策及施政。而且,更運用關係,讓自己的親屬及朋友擔當政府架構內的領導或主管職位,以便將來從這些恩惠中「分紅」。在這「兩個政府並行的系統」內,是找不到任何運作的記錄的:沒有會議錄、報告、資料,即很難找到實質證據來證明有這些「幕後決定」存在。這正與犯罪的情況相反,如殺人罪會有已識別身份的被害人。大部分的澳門居民都希望新特首能夠將「居民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並有能力和勇氣找出「影子政府」的成員,將這些「毒瘤」清除,以免他們的所作所為對澳門的國際形象造成更大損害,更甚的是要避免對下一代造成不良的影響。新特首要擺脫「影子政府」的掣肘是不容易的。特首必須拿出勇氣以果斷的方式對付「影子政府」,因為這個集團的勢力在這十年間已伸延至各層面的深處。所以必須以堅毅的態度努力找出和趕走這些以不法手段干預施政和涉嫌貪污的敗類。
官委議員劉永誠和徐偉坤聯合表示,整治交通的必要手段是實行針對性的措施,與及嚴厲執法。既然當局已經增派人手整治行人過馬路的秩序,建議同樣增派人手,打擊駕駛者的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多加利用閉路電視、攝錄機等器材設施來提高工作效能,一來可以取代部份人手,二來也能協助取證。唯有採取實際行動,才能改變違例司機對黃格禁區視若無物的習慣,從而改善交通堵塞的問題。而且,這對於守法的駕駛人士來說,也是一種公平的對待。
直選議員陳偉智表示,絕對尊重吸煙者的自由選擇,不過為了自己和身邊的人健康起見,還是少吸為妙。由於本澳在控煙工作上已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因此在未來的立法規管上應一步到位,嚴加限制。從事博彩業的員工,賺取的是一份薪酬,無必要連帶吸入二手煙而賠上健康。因此,一些娛樂博彩場所,或可設立一些吸煙室,讓吸煙人士有需要時前往吸食,而不用影響到其他人。
直選議員李從正表示,要真正發揮諮詢組織廣納民意和官民間溝通橋樑的作用,當局必須儘早規範諮詢組織的運作,訂定諮詢組織對意見的收集和處理程序,讓各部門有所遵循,讓普羅大眾對其有更深入及正確的認識,直接和及時地反映意見,避免諮詢組織形同虛設。
直選議員吳在權表示,長久以來,澳廣視雖然被定位為公營廣播機構,耗用大量公帑,但對外無法有效宣傳本澳,對內不能滿足市民對公營廣播服務的需要。顯然行政當局並未有盡監督澳廣視之責,致使澳廣視節目質素每況愈下,而且管理混亂層出不窮。
直選議員區錦新表示,面對本澳公共交通一團糟,不少市民被逼要以私人車輛,包括汽車或電單車代步,以確保上班上學的出行便利。特區政府高喊公交優先多年,實質上無以落實。在公交不濟的情況下,任由車輛高速增長,卻又無力解決因為私人車輛增長而衍生的泊位不足之問題。改善巴士服務的不二法門就是開放經營,只要加入競爭機制,開設若干條小巴路線由私人經營,增加市場的活力,巴士服務便可打開一個新局面,搭車難這個澳門的老大難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可是,行政當局對此完全不作回應,可能因為這將影響到現行兩巴士服務的提供者的利益,所以,政府為保少數壟斷集團的利益而寧可犧牲公眾利益。
官委議員唐曉晴和黃顯輝聯合表示,對於澳門所屬的大陸法系的法域而言,判決的公佈至少有以下幾重意義:
一、減低訴訟─通過觀察法院對特定問題的判決,公民得以更妥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並估算在發生糾紛時自己的勝訴機會,從而基於成本與效益的分析而不隨便興訟;
二、推動法律發展─基於法律所固有的普遍與抽象特徵,很多情況下只有通過個案的不斷測試方能檢驗個別規則的合理性與操作性,這一測試結果必須公諸社會方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推動以正當程序改善法制;
三、法學研究與教育─對法學研究與法學教育而言,法院判決是重要甚至必要的素材,要早日形成澳門的法律文化必須有足夠多的判決作為參照;
四、推動審判活動本身的發展─法院判決得到公開後,可為將來類似案件的判決提供經驗。
基於上述他們建議有關部門研究將第一級法院的案例出版的可能性。倘若上一建議得到採納,則由於第一級法院審結之案件有可能處於不同法律狀況,有部份基於司法保密原則並不適宜公佈,所以他們還建議如下:
一、在選取公佈之案例時應以案件己經屬『確定判決』為第一原則;
二、在初期可嘗試選擇與社會民生較密切的案例,例如:交通事故賠償、勞資糾紛、樓宇租賃及買賣履行等等;
三、出版案例時應將安件當事人及訴訟客體的身份或識別資料隱去或化名。
同樣是官委議員的何少金表示,
社會和家長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和教師承擔的責任和壓力也越來越大,澳門教育在長期缺乏「藍圖」的規範和指引的情況下,如何發展優質教育?如何穩定教師隊伍?如何培養優質人才?倘若沒有「藍圖」規劃,教育投入的依據為何?檢視過去十年來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持續增加,由二000年特區政府公共教育開支為十八億元,到本年公共教育開支教育開支為三十三億元,十年來教育投入將近翻倍。但是,如今的投入是否足夠?到底投入多少才算足夠?標準為何?眾所周知,檢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教育投入是否足夠,以該國家或地區過去教育投入數字與現在教育投入數字作比較並不是最恰當的方法。當前,公共教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與公共教育開支佔政府總公共開支百分比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教經費支出水平的主要根據。近年澳門公共教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逐步下降,由二000年的百分之三點七下降至二00七年百分之二(香港和台灣,分別佔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六);而二00七年澳門公共教開支佔特區政府總公共開支的百分之十六點二(鄰近地區,例如香港,一般都超過百分之二十)。即使近年政府不斷加大公共教育投入的總額,但從該兩項指標來看,卻仍未能追及香港和台灣的水平。況且,澳門的人均生產總值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甚至超過越了鄰埠香港。政府常說澳門要國際接軌,但在教育投入方面仍相對保守,政府實有必要加大教育投資,把教育經費提升至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六的國際水平,並切實把資源放到促進教育發展的需要上,從整體上提升澳門的教育素質。
她指出,歸根究柢,教育投比例如何,仍然是一個規劃的問題。故此,藉著回歸十周年這個大好時機,特區政府是時候反思教育政策不足,盡快制訂有助澳門持續發展的教育中、長期規劃,及早明確澳門教育的走向,為澳門的長治久安打好堅實的基礎。
議員何潤生表示,根據統計暨普查局發表的《澳門居住人口預測二00七比至二0三一》資料顯示,本澳的「老年人口比例」將由二00六年的百分之七,逐步上升至二0三一年的百分之十九,即二十二年後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名長者;而「老年人口依賴指數」亦隨之由二00六年的九名,逐步上升至二0三一年的二十八名,這些數據反映本澳社會日趨老齡化,特區政府應及早因應這一現象而做好準備,加強對長者政策的規劃和評估工作,完善安老政策和立法保障長者權益,給他們提供更適切的保障,使本澳社會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目標。
直選議員麥瑞權表示,交通的有效治理需要的是全面分折和整體配合,既要講求供需平衡,也要考慮出行習慣,更要強化管理決策。澳門的交通問題,主要是缺乏科學的整體策略,只藉眼於立竿見影的解決辦法,根本就是病急亂投醫,最終導致顧此失彼,前後失調。而且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政府的政策完全沒有規劃思維,更沒有全局意識,長官意志代替了科學決策過程,結果非但沒有解決原有問題,還造成了不少新的交通問題和隱患。因此,政府應當要有規劃心態,一定要多找專家深入探討問題,實事求是找出病源,對症下藥。盡快制定和落實短、中、長期方案解決居民的出行問題,尤其是著力優先發展公交系統的政策,提升公交優先層級,充分發揮公交優勢,及早開展興建輕軌,早日修建自動步行系統,為居民出行帶來便利。
直選議員陳美儀表示,目前,本澳市民社工的需求和認可度在逐步提高,建議政府應盡快推出社工註冊制度的具體方案。制定社會工作者註冊制度的法規並成立社工註冊機構及協助調社會工作教育發展等。
官委議員崔世平表示,從可持續的角度而言,節約水資源不單是為了應付眼前珠澳共同面對的鹹潮危機,更應將「珍惜水資源」的概念融入澳門整體城市建設之中,比如路環石排灣都市化規劃、氹仔TN二十七地段等新城區建設過程中,加強中水再用的力度(循環再利用水)、具節約功能的用水系統的設置。而最重要的,是今後應持續透過加大推廣力度、增加宣傳形式、強化公民教育,務求將「珍惜水資源」的觀念融入全體市民的日常生活當中,成為澳門人所共認的價值觀,真正將澳門建設成為一個向祖國負責、向珠三角區域負責自己向負責、向未來負責的綠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