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堂服務公益推動文化交流
“對遠東的耶穌會士來說,澳門是一個活生生的紀念碑”,有熟悉耶穌會歷史的人士如是說。澳門,早期為遠東傳敎士到中國或其他國家必經的中轉站,而留澳服務的會士,或匆匆的過客會士,其英勇事跡都會成為澳門歷史的一部份。如首任澳門主敎賈尼勞於 1569年創立的澳門仁慈堂,紮根小城逾四百年,一如旣往朝着多元化慈善公益服務方向發展。倘要眞正了解這段歷史及耶穌會在澳事跡,我們一同走進仁慈堂博物館吧……
服務大衆逾四百年
提到議事亭前地的仁慈堂大樓,為中區重要的世遺建築,與周邊民署大樓、郵政局大樓及玫瑰堂等形成風格別致的歐陸建築群,整體正立面於白天或黑夜都呈現美麗的韻味,遊人必然駐足拍攝留影。
據仁慈堂値理會主席飛安達介紹,澳門仁慈堂成立至今逾四百四十年,為本澳歷史最悠久的慈善機構。不管是澳門或世界各地的仁慈堂,都秉承為社會有需要人士服務的宗旨。雖然澳門仁慈堂與天主敎會歷史息息相關,但其慈善公益服務面向普羅大衆,是無分國籍、種族及宗敎信仰的。賈尼勞主敎初到澳門時,發覺本地醫療服務缺乏,於是創立一所醫院,初期名為“貧民醫院”,後改稱“白馬行醫院”,已於1869年結束。也曾於1637年創建澳門第一所孤兒院,鐫寫該院歷史的石碑如今仍鑲嵌於仁慈堂會址側牆。
澳門回歸祖國近十年,仁慈堂開展的服務與形象已深入民心,並沒有“神秘面紗”。設立仁慈堂,早已確立朝着多元化慈善公益服務方向發展,除設安老院外,六十年代已建立一所盲人重建中心,早年先後設立了會員中心及仁慈堂博物館,仁慈堂托兒所又於2002年投入運作,各項公益服務逐步開展,輻射至不同社會層面。飛安達指,自2000年1月1日接任仁慈堂値理會主席一職後,有意識地在原有基礎上提升該堂服務水平,宣揚仁慈堂精神,並為中西文化交流服務。鑑於仁慈堂大樓位處澳門“心臟地帶”,長年遊人如鯽,但仁慈堂右巷長期的不雅現象對周遭環境造成影響,於是重鋪仁慈堂右巷路面及粉飾該堂屬下物業外牆,事不宜遲,他及時對這條昔日是居民的泊車地、癮君子或狗隻隨處便溺之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頓,美化環境。
大力推廣耶穌會歷史
如今,每途經仁慈堂右巷,定被其煥發的歐陸風情吸引。昔日滿佈樓宇間的架空天線、商舖參差不齊的招牌,住戶規格不一的騎樓及花籠、冷氣機體等情景,通通不復見,透過專人設計與歐陸環境和諧起來,空間更美觀。近年有不少攝製組到此開拍宣傳片,亦有新人專程到此拍攝婚紗照。情侶漫步其中留倩影,竟有如處身歐洲之感。飛安達坦言,美化右巷,仁慈堂投放一定的資金,重要的是得到巷內住戶通力合作,達成美化共識。有此美好環境,吸引更多人走進右巷,了解首任主敎賈尼勞事跡及仁慈堂的創立史。當然,能營造出這條美麗的歐陸小巷,與民署及電力公司等的配合分不開。現時仁慈堂每月自費派員清洗右巷兩次,保持清潔舒適的環境。
入口位處右巷內、於2001年12月正式開放的仁慈堂博物館,同屬仁慈堂向公衆推廣耶穌會歷史之舉,當年由行政長官何厚鏵親自揭幕。飛安達說,仁慈堂大樓內的主題博物館,由往昔會議廳更改而成,空間寬敞,展出衆多印有耶穌會徽號的陶瓷器皿,而此徽號於大三巴牌坊及聖若瑟修院聖堂可見。有關天主敎會祭器用品中,十八至十九世紀的耶穌聖心像、十七至十八世紀象牙雕刻的聖母像及耶穌被釘十字架像,別具價値。不乏景泰藍套杯、盒、圓盆、紙鎭,白釉瓷像、靑花瓷罐等,源自中國、日本、歐洲等地,是葡萄牙文化與東方文化交融的結晶,充分反映了耶穌會傳敎士在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中所擔起的重要角色。代表仁慈堂悠久歷史的仁慈堂創始人賈尼勞主敎頭顱遺骨及當年陪葬的十字架,擺放於會議廳;其中,賈尼勞主敎全身油畫像乃十八世紀油畫精品。
博物館展品甚珍重
博物館衆展品均由身兼値理會主席、擁有逾卅年收藏中國瓷器經驗的飛安達個人珍藏,藏品可追溯清康煕至民國年間,屬天主敎各類生活用品、祭器及傳敎工具,全世界難找到如此集中展示耶穌會物品的展館。該館收藏四百多件展品。最令人矚目是《澳門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為該堂最早期、保存最久的歷史文獻。仁慈堂博物館開放以來,不少團體、學校、旅遊團等進內參觀,其中有不少大學生選取仁慈堂歷史作為專題論文題材,對宣傳及硏究澳門歷史有很大作用。駐館導賞員鄭志魂補充說,他們會針對性地向觀衆介紹仁慈堂歷史、展品概況。他說,澳門回歸前鮮有本地居民走進該堂,如今有了很大的改變,因該堂更具開放性,有意識的引領公衆走進這座“聖物寳庫”。
03年民署於龍環葡韻將該館部分耶穌會文物藏品作兩個月的專題展覽,並出版專輯《天道大同》
甚受歡迎;為此,仁慈堂計劃將博物館藏品輯錄成書,為耶穌會留下珍貴的文史資料。
作為主體建築的仁慈堂大樓,無論澳門申遺成功與否,値理會始終定期給予維修或執漏,恐防建築日久失修而影響結構。展望未來,飛安達一言以蔽之:仁慈堂定會繼續紮根澳門,以仁愛的精神和開放的胸襟,向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士伸出關懷援助之手,為大衆服務,為中西文化交流服務。
文、圖:許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