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4P發現問題
由4P發現問題
工作,通常就是在不斷地解決問題,但問題眞的解決了嗎?而問題又為甚麼不能解決?原因可能是出在其實我們並沒有發現眞正的問題。首先,所謂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目標(應有的景象)與現狀之間的落差,而發現問題,就是從掌握“落差”的結構開始,只要找出產生落差的原因,往往可以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
曾在全球知名的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擔任企管顧問的Business Collaboration公司負責人齋藤嘉則建議,可以藉由“發現問題的4P”,構思出應有的景象及掌握與現狀間的落差,更確實地發現眞正的問題。
Purpose(目的軸):究竟“為了甚麼”
任何行動都存在“目的”,而目的可以解釋成目標(應有的景象)、意圖,也就是究竟“為了甚麼”而行動,“為了甚麼”才做下決定的,例如:為了拓展新顧客,在店頭展開促銷活動。以企業層面來說就是指經營理念。
Position(立場軸):究竟“對誰而言”是問題?
掌握問題時,弄清楚自己是從哪個位置來看事情的立場,是很重要的一件。因為商業上經常有上下關係或是利害關係等不同立場,簡單說,站在甚麼立場處理問題,也就是說那是“對誰而言”的問題,同時也代表用甚麼樣的想法處理問題。例如從經營者還是員工的觀點來看問題,結果是大不相同。
Perspective(空間軸):俯瞰問題
Perspective 含有景觀、視野、大局觀、遠見的意思,由於視野的擴展會因掌握方式或切入點不同而改變,這裡是指盡量能從高處掌握問題的整體,不要太狹隘地看事情。輝瑞藥厰(Pifizer)當初為了治療心臟病而意外硏發出威而剛(Viagra)的例子,就是彈性改變Perspective後誕生的成果。
Period(時間軸):以“甚麼時間點”的問題為問題
掌握問題時,如果不先確定是以現在、過去、將來等哪個“時間點”的問題來進行掌握,隨着時間設定的不同,或是所掌握期間的長短不同,問題也會大大改變。摘自《管理雜誌》2009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