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立法互相配合制衡有利改善施政
余永逸:行會雙料議員無衝突
【本報消息】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助理教授余永逸認為,“雙料議員”並非壞事,只是欠缺制度和機制,讓“雙料議員”就行政會討論的政策聽取議員意見,或將議會的不同意見帶回行政會討論。在行政、立法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原則下,政府如何透過“雙料議員”與立法會合作與溝通,值得社會和政府思考。
三進三出具延續性
余永逸認為,行政會委員的“三進三出”格局,基本上延續了政府主要官員的人事安排。值得留意的是,加入了來自建築專業界的黃如楷,估計是下屆政府希望在未來的城市規劃政策提供專業的意見。此外,崔世安在競選期間,得到陳明金的協助在基層助選,協助與各界人士溝通,陳明金的獲委任,相信是透過其基層網絡,提升政府與居民間的溝通,並作為與居民交流的渠道。
是次名單中繼續保留了三位“雙料議員”,再次引發社會對“雙料”議員的角色與運作機制的探討。社會過去較少討論行政會與立法會的關係,對於應否存在“雙料”議員出現不同意見後,現時仍看不到有何機制,讓“雙料議員”與立法機關溝通,闡述行政機關的意見,或將立法機關的意見帶回行政會討論。因此,行政會與立法會日後如何進一步合作,雙料議員是行政與立法機關溝通的角色,還是立法會內支持政策的人物,在行政、立法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原則下,政府如何透過“雙料議員”與立法會合作與溝通,值得社會和政府思考。
余永逸認為,“雙料議員”並非壞事,只是欠缺制度和機制,讓“雙料議員”就行政會討論的政策聽取議員意見,或將議會的不同意見帶回行政會討論。
澳政治發展趨成熟
他不認為行會必須有很大民意支持度的人才可進入。外地民主政制國家,有一定支持者的反對派亦不會進入政府內閣。行政會員是政府決策的核心組織,是政策的主要倡導者。在行政、立法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原則下,民意的訴求可以透過立法會的渠道輸入,透過監督,以體現行政立法互相制衡的關係。
事實上,自第二屆政府以來,立法會已越來越強調要求政府問責,從○五年以前立法會書面質詢平均每年約二百份,到○五年後平均每年約四五百份,在上屆立法會的工作基礎上,今年成立了三個專項委員會,跟進、監察政府的財政、土地和公共批給及行政改革,顯示立法會越來越代表民意行使監督職能。部分候選組別在立法會內失準或未能符合選民的需要,未必可以再得到選民的支持,反映了澳門的政治發展越來越成熟。
他預期,大環境在不斷轉變,行政、立法互相配合、互相制衡過程中的磨擦點會越來越多。但兩者間的關係並無衝突,政府有必要多下工夫,與立法機關合作,在立法機關的問責和壓力下改善施政,只要大家努力適應這些磨擦,應不會造成太大的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