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策略研究會的幾點意見
隨著特首及立法會選舉結束,下一屆特區政府之政治勢力分佈藍圖大概已經有一個雛形,工商界及傳統社團仍然為立法會之主流,儘管如此,候任特首崔世安將不會像現任特首何厚鏵般的強勢領袖,所以在制訂及推行政策時得到市民之認受是非常重要的。若好像現時政府在未完全掌握民情之前,便強行推出政策,恐怕繼續累積民怨,或像早前香港特區政府那樣,經常出現將已推出之不符民意之政策倉卒收回又重新推行。本文嘗試探討改善現行政府施政效能,使政府施政更能貼近民意,達至政通人和之局面。
改善現行民意諮詢機制
現時政府在諮詢政策及採納意見時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一、通過一些由政府組織及民間參與之事務委員會,二、透過傳統社團如街坊會、同鄉會、婦聯及工聯等諮詢其會員,三、公開向公眾諮詢。由政府組織而委任民間代表參與之事務委員會大約有四十九個,單是社會文化司轄下就已經佔了十五個,各個委員會之民間代表職位大部份都由傳統社團及其關連之人仕出任。
即使有著何特首之強勢管治及傳統社團之支持,特區政府在歐案之後的一段時期施政亦顯得困難。縱有龐大的諮詢架構卻沒有發揮作用,特區政府在掌握民意時經常出現偏差,出現多次市民上街遊行的事件;雖然上街遊行主要為草根階層居民,但民怨不斷在一些不願上街的中小企業及中產階層裡頭累積,可見現時的諮詢機制呈現失效之態。雖然政府在種種社會事件之後,覺悟出現時諮詢機制不完善,推出一系列補救措施,如委託學術機構進行民意調查,並成立兩個社區諮詢委事會等;本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能讓一些年青人有機會參與社區事務增加歷練,可為特區政府將來培養參政議政的人材,但在委任人選時亦離不開傳統社團之代表,這無疑是換湯不換藥的做法,效果成疑。
若立法會直選議席選舉結果有檢視民意之作用的話,一直深受中產階層及專業人士支持的民主派在今屆立法會選舉得票之多,正好反映中產及年青知識分子不滿意政府之施政,但民主派人士卻沒有被委任在任何政府諮詢組織中,可見這三萬幾選民之意見在某一程度上被政府所忽略。相反,有傳統社團在多方奔走及多重告急之下,只能取得一席,反映該社團被選民認可的程度每況愈下,我們認為政府若繼續長期採用「親疏有別」之態度來處理民意,加上立法會長期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以及相對弱勢之特首,在這三個條件下,將來在議會外抗爭之聲音只會越來越強烈,為下屆特區政府的施政增加困難,雖然短期內未呈現社會不穩,但卻播下了破壞社會和諧的種子。
主動改善諮詢民意機制
要改善以上問題,我們認為政府可考慮:一、邀請溫和民主派人士加入與民生有關諮詢架構,聽取中產人士及知識份子之意見;二、考慮吸納一些效力於大企業而又沒有政治背景的高級管理人員進入相關的諮詢委員會,使其發揮專業管理技能,對政府政策提出操作性的意見;三、考慮設立「地區事務統籌員」一職,專責與地區組織聯絡,跟進市民投訴及收集意見,協調各政府部門在地區的活動及發放政府資訊如改路安排及政策資訊等,令政府的耳朵更貼近市民。
政策單是符合法律要求就足夠嗎?
除了改善諮詢方式外,為了增加政策之認受性,我們認為政策本身是否合情和合理對推行政策至為重要。歐案發生前後,政府不斷以政策符合法律為理由為一些不合情理之政策辯護,但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政府所實行之政策可以不合法嗎?歐文龍以法例之漏洞不按情理地批出一些項目,而政府亦因為這些項目為合法批給,而無法阻止一些超高樓之建築項目,可見只要求政策剛是達到合法的標準是不足夠的,我們認為政府制訂政策符合法律要求,是一個最低標準或起碼是一個最低要求,例如一個員工需準時上班一樣,準時只是一個最低要求,工作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要政策能符合:合法、合情、合理三個條件,在政策制訂過程中,有效之諮詢機制是不可缺少的,充分討論及掌握民情民意才可以制訂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我們認為現行局級官員在執行政策時是有效率的,但欠缺制訂長遠政策之廣闊視野及周詳考慮,往往只集中研究政策之合法性而忽略制訂政策之重點。
政策之透明度
近年來,內地民間聲音不斷要求行政「陽光化」,法律規定可公開的信息,應及時公開,建立途徑讓市民可適時查詢,一些近期例子如:廣州市政府將政府預算草案在網上公開,讓市民參與制訂。本澳特區政府在這方面還需要付出多一些努力,雖然現存眾多諮詢途徑,只有少量諮詢結果向公眾披露,大部諮詢結果卻不能在政府網頁找到,市民往往只有在該政策於立法會通過立法程序後,才可以從報章上知悉,若只是一些行政政策或政府工程,市民往往在該項政策或工程實行時才有可能知曉。讓我們舉一個近期的例子,政府最近公佈在各區興建多條人行天橋,我們早在政府宣佈任何資訊前,已發現在西灣橋氹仔出口與海洋花園臨近海邊地段正進行打樁工程,我們的一位專業工程師會員已懷疑該工程是興建行人天橋,並擔心會影響該地段的景觀,我們亦曾向一位離島社區諮詢委員委員查問有關問題,但他亦表示沒有收到政府任何資料或諮詢。
從這例子可以反映出政府在制訂政策時無論在諮詢及透明度都嚴重不足,從下屆特區政府政治勢力分佈看來,政府在民生政策上,無論在立法會或任何諮詢委員會上,即使政策在欠缺民意下,政府要強行通過實行的話,政府是有絕對優勢的;雖然這樣做法,不一定引起大眾強烈反應,但一定使民怨繼續積累,而另一反效果則令那些在委員會中傳統社團在市民心中認受性不斷下降使其代表民意的角色亦漸漸轉弱。
我們認為適時向公眾發放有關政府資訊,雖然可能在諮詢上需更長時間,但可以令政策草案得到更充分的討論和更全面的改善,亦可提高政策執行的效率及認受性。
結 語
最後我們認為只有通過改革現時政府諮詢機制,擴大諮詢客體的層面,加強吸納本地專業人士及溫和民主派進入諮詢架構,以達至強化政策的民意基礎和提高政策的認受性;其次在制訂政策之過程中,加入對政策之合情及合理性討論,加上適時發佈相關資訊,定能更有效推行政府之公共政策。◇(正和策略研究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