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人士除經濟支援還需心靈慰藉
工聯關顧弱群持續不懈
【本報消息】“經濟得到援助未必能協助弱勢社群走出困境!”患上乳癌的陳女士憶述當年經醫生診斷,發現不幸患有乳癌,不久連經濟支柱——丈夫也患上食道癌後。育有一女一子的她,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曾萌生自尋短見的念頭。尤幸製衣業工會及工聯福利基金會伸出援手,助度難關。陳女士坦言,待援人士最需要經濟支援及心靈上的慰藉,幸獲工聯絲絲關顧,重獲生存意志,由衷感激。
一家病患交纏的陳女士甚感無奈,指○一年發現患乳癌,手術後病情受控。她身體虛弱,為減免家庭經濟負擔,唯帶病堅持從事製衣工作。雖然與丈夫收入不多,但總算自給自足,供養兩子女就學,應付當時的基本開支。惜好景不常,丈夫○六年被確診患食道癌,手術後病情受控,然而遭凍肉公司解僱,加上健康狀況欠佳,至此未能覓得工作,全家經濟頓時拮据,僅靠她從事製衣賺取微薄薪酬。雪上加霜的是,本澳製衣業式微,其製衣廠去年結業後,自身乳癌復發。
陳女士表示,面對失業、病患困擾,兩人多次尋找工作,惜無人願僱。尤幸屬工聯轄下製衣業工會的會員,工會了解到她的生活因病陷入困境,並將個案轉至工聯福利基金會跟進,透過電話聯繫、家訪了解實際情況,及時撥出八千元的善款來紓緩其經濟壓力,並將其個案轉介到社工局,現時一家四口需依靠社工局六千餘元的援助金過活。或許有人認為數千元援助看似不少,然而屋租已耗掉二千元,扣除水、電費等基本開支,生活捉襟見肘,需節衣縮食,逢過年過節,始考慮購買活雞食用。朋友知悉經濟困境,會送贈二手教科書予子女,“為慳錢,衣服都補得就補。”
工聯撥出善款後仍不斷探訪、了解生活環境,現時生活問題稍有改善,因患病而不安的情緒也得以釋放,不再自怨自艾地過活,明白到“再苦的生活仍要過!”自尋短見只會令子女生活頓時變得無依無靠。她自言,待援人士最需要經濟支援及心靈上的慰藉,幸獲工聯持續、發自真心的關懷,讓她重拾生存意志,感激之情難以言喻。施比受更有福,她希望社會各界更能關顧弱勢社群,反之社會上有需要接受支援的家庭,不要因面子問題拒絕援助,令自己走上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