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以民為本”不斷加大教育資源投入
十五年免費教育贏盡掌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孕育人才、提升人文素質、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惟教育改革“牽一髮動全身”,牽涉面甚廣,因此改革從來不能一蹴而就,成效絕非立竿見影;回歸十年期間,特區政府不斷加大在教育方面的資源投入,從○○年的十八億元提升至○九年的卅三億澳門元,增幅近一倍,其中尤以○七 / ○八學年落實十五年免費教育最為廣大居民受落,它起到紓緩普羅百姓經濟負擔的效用,令澳門學生不會因經濟問題輟學,贏盡各界掌聲。
回歸前廉價免費教育
回歸前,本澳推行“小學預備班、小學六年、初中三年”共十年免費教育,政策雖免除家長“納稅 + 交學費”的雙重壓力,但事實上,當時政策予學校、師生津貼金額較少,坊間戲謔稱,這祇是葡治時代提供的“廉價”免費教育。加上當時出生率高企,奉行“三年抱兩”、“至少一仔一女”的家庭不在少數,家中同時有兩三名適齡學童份屬等閒事;家長坦言最怕每年八、九月子女數人同時“攤大手板”要錢交書簿費、雜費、學費的情形,中等收入家庭尚且要為子女開學“貢獻”夫妻一方的一個月薪金,更遑論中下層或貧困家庭每年為撫養子女讀書付出的沉重負擔。
全面免費“過渡”實現
回歸後本澳經濟不斷發展,隨着庫房收入增加,社會強烈呼籲將資源用得其所,其中較強烈的聲音便是增加免費教育的年限,徹底解決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經濟負擔,但實施範圍是上延抑或下延?在收集各方意見後,政府正式訂立“先實施幼兒免費教育,再實施高中免費教育,最終實現費高等教育全面免費”的目標。
由○五 / ○六學年開始,政府將免費教育制度下延至幼稚教育的第一、二年級,並將免費範圍由“學費”拓展至“補充服務費以及與報名、就讀及證書有關的其他費用”,此舉標誌着“傾向性免費教育”向全面免費教育的過渡。
受惠面料達八成以上
至於原定不遲於○九 / 一○學年推出的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政府經考慮整體財政狀況後,提前於○七 / ○八學年推行。至此,包括幼稚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及高中教育在內的十五年免費教育得以全面落實,所有在澳居住的澳門特區居民、加入免費教育系統私校註冊及接受正規教育的學生,均為免費教育津貼受益人。政府當年在免費教育上的投入金額高達十億元,並估計該政策受惠面高達八成以上。
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推行,既是教育政策,更是重要的民生政策,它為切實減輕居民的經濟負擔、提升社會成員素質提供保障。環顧全球,衆多發達國家或地區仍未敢貿然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相比之下,澳門特區政府在回歸十年間果斷推行政策,除因庫房收入增加外,更顯現其對教育的重視及勇於承擔,是“以民為本”施政理念的具體體現。
本報記者 樊越欣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