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館冀成區域科技交流平台
本報記者
推行科普教育奠基礎
科學館冀成區域科技交流平台
澳門科學館的落成,不僅為本澳青少年提供寓學習於活動,領略不可思議的科學奧秘的公共設施,政府還有意將科學館建設成為區域內的科技交流平台,料可為澳門持續推行的科普教育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礎。
興建科學館的構想早於“二○○二年度施政報告”中出現,當時政府有意設立一個“集求知、休閒和娛樂”於一體的區域,為學生、居民提供一個度過閒暇的好去處。研究小組先後到內地及外國取經,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確定澳門科學館除了兼備科普教育、配合旅遊及會展業發展的三項主要功能外,更應成為本澳的標誌性建築,以提升澳門的國際知名度。
為此,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及特區政府於二○○二年遠赴美國,邀請世界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為澳門科學館繪製設計藍圖。同年四月,貝聿銘及貝氏建築事務所董事長貝禮中一行來澳考察及選址,基於“澳門的歷史與水息息相關,選擇在靠水的地方作為科學館的地址別具意義。另外,科學館和文化中心都是文化方面的建設,在功能和目標方面能夠相輔相成,互相輝映”這個考量,最終決定於文化中心對開填海造地二萬平方米以興建澳門科學館及其配套設施。
科學館填海造地工程於二○○五年底正式展開,至翌年九月完成。行政長官何厚鏵於同年十月十九日為澳門科學館主持奠基禮,標誌着澳門科學館正式動工興建。經過三年多的建設,澳門科學館終於今年落成。
作為本澳推動科普教育的公共設施,館內展覽設計注重參與性和趣味性,讓青少年寓學習於活動,領略不可思議的科學奧秘。政府還有意將科學館建設成為區域內的科技交流平台,同時藉着科學館獨特外形,期望增加澳門旅遊新景點,配合澳門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