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文化產業長遠應加強外地宣傳
【本報消息】澳門近年推廣產業多元化,文化創意產業是其中一個主流拓展方向,但經過兩三年努力,一直未能鶴立雞群。有學者認為,澳門仍未形成文化創意的氛圍,政府與民間協調,在本地及外地加強宣傳、推廣,提升展示場地號召力,凝聚人氣。亦有文化創意產業人士認為,澳門展示場地足夠,但對外宣傳力度不足,建議政府可資助年輕設計師在望德堂區租借舖位,從而推廣本地產品。
藝術場地配套不足
有經濟學者表示,在外國有不少廢棄工場或舊區,經政府改頭換面後,供當地文化產業人士或藝術愛好者聚首一堂,搖身一變成為藝術潮點,吸引不少年輕人到訪,並發展出多個流派,散發出藝術氛圍。反觀澳門,欠缺正式的藝術展示場地,祇有望德堂區已有一些成績,但周邊缺乏配套設施,交通未完善,導致該區猶如孤軍作戰,未能形成足夠群聚效應,人氣從而未能很好地凝聚起來。
相關場地舉辦的活動仍不足夠。首先,政府與民間團體協調,將適合在望德堂區舉辦的活動,移師至此舉行,甚至可考慮仿傚台中市,每周都在該區舉辦各類型文化活動,活動形式也要不拘一格,不局限於演奏會、時裝表演,其餘爵士樂、流行音樂、露天舞會亦可考慮,盡量加入更多年輕元素,招攬年輕人到達該區,形成城市潮流。
停留口號欠缺行動
不過,澳門提出發展文化產業已好幾年,但對內、對外宣傳卻不多,導致產業發展速度較慢。政府應加強在各大出入境口岸宣傳工作,讓遊客知道澳門有文化遊景點。此外,文化創意產業不應是文化界的份內事,旅遊局、民政總署等涉及有關範疇的機構,應加強協調、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認為文化產業在發展初期,無可避免需要政府提供更多援助,才能扶持起來,但政府祇停留口號,欠缺正式行動支援。
仁慈堂婆仔屋執行總監何仲儀表示,澳門文化創意產業展示空間除婆仔屋外,還有不同藝術創意團體及私人藝術空間,場地應該足夠目前的需要。展示產品方面,除平面設計作品外,曾經有融合世遺概念的家具及燈飾展,品種多樣化。她承認澳門有需要加強宣傳文化創意產業,推廣本土品牌。不過,宣傳應以對外為主,因澳門市場小,消費人口不多,文化產業方向長遠應拓展外地市場。
資助租舖凝聚人流
望德堂區距離大三巴、市中心,步行祇需十多分鐘,地理位置適中,有人流。目前,周邊的店舖,已有特色,可進一步深化,倘政府能資助本地藝術家在該區周邊租借店舖,協助展示個人設計品牌,有助該區凝聚人氣。
一個地區的文化創意作品,一定程度反映作者對當地的感情,是一種城市精神面貌的體現。政府早前已透露將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委員會,相信產業未來會有更好發展,對前景亦感到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