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撑公交優先須具體措施配合
公衆認科學決策社會共識乃制定政策大方向
【本報消息】“澳門整體交通運輸研究小組”去年底推出的《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構想(2010—2020)》徵集意見文本,繼續在坊間“發酵”。文本核心“公交優先”得大部分居民認同,但如何落實、評估,未達標前的臨時措施等均惹人關注。公衆認為,科學決策及社會共識是未來制定政策的大方向。
長期無序的政策、規劃下,人多、車多、路窄、泊車難、搭車難等交通問題已成澳門發展瓶頸,居民最關心的議題,《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構想(2010— 2020)》徵集意見文本把近年的交通議題及構思共冶一爐,供公衆討論。為加強民意諮詢,交通事務局長汪雲明天粉墨登場,出席電台“烽煙”節目《澳門講場》,就未來交通規劃、有序落實、輕軌、控制車輛增長、第四條澳氹通道等議題,與居民直接對話。有意見認為,這是“以人為本”的第一步,值得認同。
事實上,社會均期盼當局能盡快解決交通問題這“切膚之痛”,立法議員崔世平、李從正、何潤生等早前曾建議,當局應與社會分享其調研數據,開誠佈公,集思廣益,讓公衆有知情權,掌握政策制定過程、進度。立法議員吳國昌昨認同必須擴大諮詢層面,制定全新的交通政策,實現“公交優先“、“行人優先”,讓旅客可步行遊澳,帶動澳門各區經濟。制定政策時必須有時間表,讓駕駛者、車商等有所準備。
“文本”指出,澳門城市佈局與道路功能重疊,社會公共承擔了車輛的各項成本,包括道路基建、塞車及污染;不斷的交通基建反令車輛增多,車輛成了道路的主人。是以“文本”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及公交優先,希望在一年內分三階段完成最終文本,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及整體交通政策。公交優先的具體目標是,確定“公交”的社會公益定位,通過鼓勵和補貼措施強化公交競爭力及吸引力,加快輕軌建設及充分發揮各類集體運輸工具的功能,希望二○二○年公交出行比率由現時的百分之卅二點五,增至百分之五十至五十五。 就此有聲音指,澳門居民公民意識薄弱,慣以方便自己為出發點,如違規泊車情況嚴重等,會否全面配合公交優先成疑。澳門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梁金泉表示,“文本”構思很善意,澳門人絕對樂意配合,能否達標“事人在為”。他強調,居民希望公交優先是真真正正的惠民,而非方便官員,公交出行比率越高,交通問題越易解決。但除“公交”之外,澳門還有衆多私人車輛,公、私是互相扶持關係。當局要使公交具吸引力、競爭力,而不是以突然提高養車成本等抵制方式,達成公交優先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