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濫藥成風 隱性個案增多
社工促本澳實行強制戒毒
賭權開放以後,居民尤以青年需從事夜間工作,致使青年喜愛“深宵出沒”,隨之帶來不良濫藥風氣。社工直言,曾有青年在澳得不到別人認同,繼而長時間北上濫藥,換來心靈慰藉;即使自覺泥足深陷,但因“定力”不足而放棄戒毒。鑒於濫藥風氣嚴重,社工認為本澳現時實有強制戒毒的必要。
登記四百冰山一角
據社工局濫藥中央登記系統顯示,本澳約有四百多名已登記濫藥人士。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中心主任劉展瑞指出,單以中心去年九至十二月的外展服務結果計算,每月平均接觸過百名濫藥人士,遠遠超出登記數字,反映本澳存在不少隱性個案,外界知悉的情況只屬冰山一角。
最早十歲開始濫藥
該中心接觸過的濫藥青年看來,大部分年齡不足廿一歲,最早更於十歲便開始濫藥。劉展瑞稱,上述情況之所以會出現,實與本澳目前的“自願性”戒毒不無關係。該中心去年曾將濫藥青年轉介予戒毒院舍,該名青年卻在一切準備就緒、“埋門一刻”時放棄戒毒,白費了人員的一番心血;另有成人戒毒院舍反映,曾有吸食毒品十多年的人士即使受着毒害,甚至使下肢潰爛,但因心癮難抵,主動要求出院繼續沉淪毒海,院方只能無奈答允。
他指出,現時濫藥青年處於 “懵懂期”,自覺濫藥對身體沒有影響,直至身體不斷出現毛病方會尋求協助,但大多數為“洗胃式戒毒”,不久後又“再戰江湖”,周而復始。事實反映,是否參與戒毒主要取決於濫藥者本身,劉展瑞促請當局盡早實行強制性戒毒的同時,亦能加強與民間團體合作,將濫藥者轉介予戒毒院舍,相互配合。此外,本澳學校亦有必要與團體增加溝通及保持合作關係,避免問題學生將濫藥惡習滲入校內。
知深陷不主動戒毒
街總社區青年服務隊隊長梁偉林,社工梁泳芝、鄭寶儀及黃思琪講述,曾有服務對象有感在澳“無朋友”,北上尋歡後結識到“啱傾之人”,結識損友後被唆使濫藥,長時間留在內地;事主沉迷過後雖自覺泥足深陷,但亦不會主動戒毒。
梁偉林認為,本澳有關濫藥的宣傳成效低,未能深化居民的危機意識,某程度上使家長缺乏足夠輔導子女的能力,加上當局的政策措施未能配合,故未能改善現狀。期望當局借鏡外國及鄰近地區,制定政策措施鼓勵家長正視子女;最重要是堵截毒品源頭,降低青年接觸毒品的機率。
本報記者 吳保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