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雄:專營合約有改善空間
【本報消息】對有航企指政府未有檢討專營合約,開放航線專營權,影響航企發展前景,導致民航業發展未能跟上經濟發展速度。民航局局長陳穎雄承認專營合約有改善空間,但合約沒有影響民航業發展。政府不斷向外簽訂航權,為本地、外地航企開通往來澳門的航線掃除障礙。他重申政府祇是提供政策支援、配合,搭建發展平台,企業應靠市場化運作。
合約無影響民航業發展
陳穎雄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要清楚民航業發展情況,首先需了解航權及航線專營權兩個概念。本澳航權由中央政府授權後,才能向其他國家或地區協商簽訂開放航空的協議,航企才能開通航線。
至於航線專營權,是當年澳葡政府根據當時的市場規模及經濟形勢下作出的決定,當時評估是機場、地勤服務及航線等,各需一家企業經營即可。雖名稱是專營合約,但內容有規定可容許其他航空公司發展航線。
對有意見指政府沒有適時檢討改善航線專營合約,間接導致民航業發展落後於經濟步伐。陳穎雄承認專營合約的確存有改善的空間,但合約本身沒有影響民航業的發展。○四年後,隨着經濟高速發展,本澳旅遊城市魅力提升,吸引外地遊客訪澳,外地航空公司看到旅客市場後,就開通外地來往澳門的航班,本地航空公司亦有加開內地及國際航班,開拓國際客源市場。
目前澳門國際航線已有十四條,已超過十二條內地航線。國際航線中,亞洲多個大市場均有定期航班。澳門處於港穗兩大機場的競爭環境內,能有此成績已殊不簡單,故不認同民航業發展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步伐。
簽航權掃航企發展障礙
他理解居民及旅客希望外出旅遊,能有直航航班來往澳門,政府近年已不斷與外國簽署開放航權的協定,為航企發展掃除障礙,目前已有東南亞、歐美等五十六個國家的航權,但開通直航一切需由市場化、商業化作主導,不能一步登天。
本地兩間航空企業,澳航主攻內地、台灣航線,非凡主攻國際客源。他表示,兩間航企各有定位,符合本地發展民航業的構想。因澳門民航業周邊競爭亦十分激烈,倘兩家航企繼續在澳門內部競爭、互相爭取客源,祇會落得利潤不斷被分薄的兩敗俱傷局面。因此不希望兩家航企的航線重複,相反希望透過各自不同定位的航線,輻射澳門對外交通網絡,方便旅客來澳旅遊。
事實上,已有東南亞遊客利用澳門航線這種特點,在澳旅遊後轉飛內地。隨着市場的不斷發展,相信會推動兩家航企深化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