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麻瘋病人近半世紀獲授勳
胡子義:有生之年續助人
麻瘋病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它肆虐的時間遠早於黑死病和愛滋病,是一種細菌性疾病,九成人對此病有自然免疫力。該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黏膜及周圍末梢神經,患者經由呼吸道和皮膚傳染,潛伏期三至五年,孩童及年輕人易受感染,接種卡介苗可增加抵抗力。
自告奮勇服務病人
上世紀初,本澳有不少人患上此病,被隔離到路環九澳村的麻瘋病院治理。當時醫學不發達,入住麻瘋病院患者大部分沒有康復出院,加深人們對該病的恐懼,對麻瘋病人更是避之則吉。今年已達九十五歲高齡的胡子義神父,自告奮勇到麻瘋病院服務,由一九六三年至今,數十年來不間斷地支援病友和慰藉心靈,陪伴他們在與世隔絕的九澳度過人生最痛苦、黑暗的階段。
胡子義一九一五年四月三日於意大利南方小鎮卡特利亞出生,年僅二十歲便到華傳教,先後在香港、澳門,以及粵北韶關、曲江、南雄一帶傳教,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二日到路環九澳麻瘋病院服務至今。在他接手麻瘋病院時,院內共有六十七名病人,年齡介乎十五至六十多歲,高峰時期病人達九十九人,麻瘋院所在地更被人稱作“麻瘋村”。對於“麻瘋村”一詞,胡子義頗介懷,特別強調這裡從不叫“麻瘋村”,是“九澳聖母村”,是他和麻瘋病人相親相愛、一起生活的大家庭。
履行職責永不言休
他回憶說,當時雖有部分病人痊癒離開,但由於人們對麻瘋病心懷恐懼,即使病人痊癒,亦很難獲接納,重返社會。因此除了病死,大部分痊癒病人都寧願留在聖母村內,靠耕田、種菜、養豬、養雞養活自己,自給自足直到終老。聖母村內的九澳七苦聖母小堂,是他與病人的心靈依歸之所。該教堂於一九六六年由胡子義提議建成,教堂獨特的三角建築外形由夏剛志設計,建築物頂的耶穌受難像,是意大利米蘭著名雕塑家麥善拿設計並免費贈予。
時光飛逝,麻瘋病院已成歷史陳跡,聖母村內人煙稀少,在村內服務已近四十七年的胡子義神父,並沒有因此放下自己“幫助有需要人士”的志向,堅持每天清晨到教堂主持彌撒,到雷鳴道中學辦公,探訪澳門監獄在囚人士,或到澳門半島會教友,履行其神父職責,孜孜不倦,永不言休。
倡開發改造麻瘋院
特區政府為褒奬胡子義在麻瘋病院的服務功績,即將向他頒發“仁愛功績勳章”。胡子義感謝特區政府的厚愛,謙虛說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一個神父應盡的責任,能夠為人們服務,幫助有需要的人,是自己一生最開心的事。期望有生之年繼續幫助他人。
麻瘋病院雖人去樓空,但該處遺下的五幢特色獨立平房,及獨特的七苦聖母小堂。周圍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的優美環境,成為衆多喜愛尋幽探秘者遊覽及攝影勝地。如斯美景被荒廢,胡子義感可惜,期望特區政府能善用這個地方,開發改造,讓它服務更多人。
本報記者 英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