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區京政協常委何超瓊大會發言
文化產業推京經濟發展
【本報特約記者鐵怡北京廿六日電】澳區北京市政協常委何超瓊今日下午在政協北京市十一屆三次會議上作大會發言。她認為,應以發展文化產業為契機,推進北京市經濟均衡發展。
奧運創發展契機
何超瓊說,在全球一體化及環球經濟萎縮的大環境下,中央政府去年推出多項保障民生及擴大內需的措施,成功保持了國家經濟平穩發展。北京市憑借首都經濟的優勢,乘着奧運的勢頭,加上在金融海嘯後,市政府迅速推出連串輔助經濟政策,使北京市經濟影響輕微。國內生產總值不但突破百分之九的增長,還在復甦的速度和程度上,出現雙增長。
要保持北京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需要優先探討如何讓經濟和產業可持續及均衡發展。十六大提出發展文化產業後,該產業增長迅速,北京積澱了豐富璀璨的文化遺產,加上首都的優勢和文化氛圍,使北京匯集了大批文化人才,成為產業建設和發展的重要資源。
北京南城新規劃於去年十一月出台。奧運後,市政府積極改造奧運場館,還增加區域商業功能配套及發展,如水立方部分改造辦公、購物中心等商業用途。加快新城鎮建設的步伐和推進新交通建設,一切都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鋪路。
倡參考海外經驗
北京市居民的消費結構,向以發展和享受性消費為主的階段轉變,對文化、藝術、精神、娛樂產品的消費需求日益增長。為文化創意產業,帶來需求和開啟市場,使產業發展有了依托。中國加入世貿後,旅遊業、影視業、報刋業均已按時間表於○二及○三年逐步對外開放,引進了外來資本、企業和文化,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產業化。
文遺保育和文化推廣是傳統的承存,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主體維護。澳門特區政府在世遺建築德成按的保育上,採用了官民合作模式,由政府主導並出資修葺,把原為當舖的百年建築物改成典當展示館,維護和活化該項古跡,亦為特區的旅遊業增添新元素和活力,為學術研究和人才培訓帶來空間和機會,促進了特區經濟的多元發展和產業結構均衡化。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北京宜採取開放態度,既保留本土文化獨特性,也融匯外來新觀點並發揚光大。北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國入世後,市場逐漸開放的機遇,恰當地利用各式各樣的外來文化元素和產業發展經驗;加入傳統的文化元素和色彩,增強品牌意識,參考海外的成功經驗,為文化產業注入新生命。提供及創造條件,培育創新型人才,增加競爭力,定能把北京市的文化創意產業推上新台階,為首都經濟發展取得更好的平衡和穩定和諧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