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籌設專組制訂公屋策略
【專訪】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在回應吳國昌議員口頭質詢時表示,政府已籌設專責小組,積極編制「公共房屋發展策略(二0一0--二0二0)」,以科學數據規劃構思整理後將聽取社會意見,從而制定更符合澳門整體社會狀況的政策。
劉仕堯回覆有關吳國昌議員就土地及公共房屋政策提出的口頭質詢時表示,政府正全力向二0一二年分階段興建、落成一萬九千個公屋單位的目標推進,並尋求各種可行方案加案加快公共房屋的興建進度,如力強在興建公共房屋的主動性及靈活性,將以往利用回報單位形式、由私人發展商興建的模式,改由政府直接出資興建,以保證興建進度和配售的適時性,此為公屋政策創造了革新的局面。
他稱,在全力推進計劃內之公共房屋落成外,政府亦同步全面檢討經濟房屋及社會房屋的分配制度,確保有效運用公共資源,協助低收入的家庭解決居住困難。對於公共房屋整體比重事宜,在不同國家地區各有符合國情/地域的社會發展狀況,應實事求是地以科學數據及社會共識為考量,而根據二00七/二00八住戶收支調查資料顯示,全澳共有十六萬七千一百八十七個住戶,其中居住形式為業主的有十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四戶,佔總體的百分之七十二點七。同時,隨著一萬九千公共房屋的落成,相應的比率應會有所變化。
他指出,目前,為了更有效審視現存的不同訴求,訂立符合本澳社會實際情況的公屋房屋政策,並實現加強科學決策、增強施政透明度,高效回應居民訴求的施政理念,政府已籌設專責小組、積極編制《公共房屋發展策略(二0一0至二0二0)》,有關社會房屋輪候期、公共房屋的定位、興建數量等問題,將以科學數據,依循科學決策,規劃構思整埋後將廣泛聽取及接納不同渠道的意見,尋求社會共識,在科學決策與市民互動下建構公共房屋規劃與發展的藍圖,從而訂更符合澳門整體社會狀況的政策。
他又表示明白房屋問題與市民息息相關,在解決居民居住困難方面,不能單從數量上著眼,亦要充分考慮軌道交通、區域發展、城際交通等因素令住屋需求的變化。他指出,由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七年期間,政府亦推出不少公屋讓輪候者選擇,但有關選樓率卻不斷下降,顯示單從輪候數量決定興建公屋數量並不科學。由於興建公屋需用公帑,若不斷興建卻沒人入住則浪費公帑,經屋需求會隨著時間變化,因此應要在二零一二年完成萬九公屋的目標下,以科學態度對房屋政策進行深入探討,盡量使供求平衡,在社會中尋求共識,以制定至二零二零年的房屋政策等。
他又稱,政府在中央批出的五處填海地中亦設有公屋比率,雖暫時無法講明細節,但政府在公屋興建是有時間及有目標,並非策略模糊。他表示輪候期問題應要科學決策,但承認社屋輪候上應設定輪候期,並會盡快就此訂定等。
房屋局局長譚光民則介紹,在安排輪候者購買經屋工作方面,二零零三年安排五百四十三個家團選樓,有二百三十九個家團成功選樓,成功率為百分之四十四;二零零四年安排五百一十六個家團選樓,只有一百八十個成功選樓,佔百分之三十四點九;二零零五年安排一千五百一十八個家團選樓,只有三百八十九個成功,佔百分之二十五點六;二零零六年安排選樓家團為八百五十五個,只有二百二十個成功,佔百分之二十五點七;二零零七年安排家團八百七十三個,只有一百零一個成功,佔百分之十一點六。
多位議員在跟進提問中發言,其中,吳國昌議員表示,由專責委員會進行有關公屋問題進行研究,新一屆政府是否有新思維,透過科學論證策劃所需公屋數量,何時才會設置就輪候期,會否在三月施政時提出方案。
區錦新議員表示,擔心房屋政策亦以陸路交通運輸策略構想的方式進行,則政策出台遙遙無期。又指有關輪候期有必要及早設定,而非要輪候者無了期等待。
何潤生議員提到青洲坊問題仍未處理好,計劃在該處興建的公屋是否能如期建成,他又提出會否設立跨部門工作組跟進公屋興建工作等。
梁安琪議員建議由房屋局及社會人士共同建立公屋發展委員會跟進公屋輪候、上樓等問題,以增加公屋透明度。
張立群議員則指出,只要有錢、有地就能興建公屋,他質疑政府是否基於市場原因,才一直未有積極進行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