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專家:社企不能單打獨鬥
認政府應教育鼓勵公衆多使用社企服務及產品
香港的經驗認為,社會企業要成功在市場中生存下來,不能靠單打獨鬥,必須與各類大中小型商業機構合作,藉此向社會廣泛推廣社企概念及服務。政府雖然不必過多干預社企的營運,但必須從政策層面加強向公衆推介社企的社會目標,鼓勵公衆多使用社企的產品或服務,藉此為社企創設有利的營運和生存環境。
服務理念選址重要
香港社會企業先驅者、香港二○○八傑出女企業家溫麗友表示,營辦社企最大的困難是要在營商獲利及服務社會兩方面取得平衡。澳門復康社企剛起步,有香港的經驗可借鏡將是個好的開始。殘疾人士有一定的工作限制,但亦有一定的工作技能,社會企業模式可因應他們的工作局限及職業專長,為他們提供有尊嚴的工作機會,讓他們可自力更生。社企要成功在市場中生存,服務理念及實際選址至關重要。“唔明社企理念,只當社會服務咁做,自然無法生存”,人流及宣傳推廣更加少不得。香港有逾一半的復康社企能夠成功生存,是拜商業元素及社會目標清晰所賜。開辦社企不能靠單打獨鬥,一定要與商業機構合作,借助商業機構推廣社企,延展社企 “畢業生”的職業舞台,讓他們最終能公開就業。
準確把握市場脈搏
香港長者安居服務協會總幹事馬錦華表示,要讓殘疾人士發揮自身的就業能力,便需要為他們創設了解專長、發揮專長的有利條件和空間。社會企業可以回應到他們的這種需求,透過市場機制及有效的收費制度,讓殘疾人士既能發揮所長又能自力更生。開設社企除為殘疾人士提供就業機會外,還應有讓參與社企人士發揮潛能和專長、讓社會公衆願意使用他們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長遠目標,這便要求社企要有回應市場需求,準確把握市場脈搏、服務對象需求的產品和定位,以及藉持續培訓提升服務素質。至於政府在推展社企方面的角色,政府無需過多干預,但需從政策層面透過各種渠道推介社會企業的服務,教育大衆多採用社企的服務或產品,為社企的營運創設有利條件,讓社企可全面地發揮創新,提供獨到的服務或產品回應市場需求。
理工學院公共行政課程主任婁勝華則認為,本澳有衆多民間社團開辦各類社會服務、產業結構獨特、社會資源豐沛,且有包容慈善的社會價值,為開辦社企提供了有利條件,如能有效整合社會資源,社企在本澳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本報記者 曾玉英 黃思僑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