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的運作──如何作主持人
朱 麗 娟 會長
讀書會的本質是會議的形式,這個會議主題是否明確?也就是說讀書會已經要進行,而這場盛會將要研討一本書?用的是什麼方式來運作,整個進行式的痄成功與否,大部分都會寄望在主持人身上。
主持人幾乎掌控了整場讀書會進行的勝敗。主持人或主席可說是一場讀書會的雲魂人物。一場會議的活潑、有創意、引發人興趣,或是沉悶、枯燥、僵化、死板、乏味、讀書會的氣氛營造,對主持人來講,的確是一項挑戰。
一些月友在未參加讀書會前,可能很少在大庭廣眾之下,抒發自己情感,或表達意見。在讀書會可以磨練自己表達力、膽量,及組織能力。因讀書會是一個開放而且互動的團體,對本身應對能力可以給予學習成長。
「台北快樂讀書會」的成員有國中老師、幼稚園老師、公務員、出版社業務、企管顧問、作家、退休軍人、老師、汽車修護、秘書、電腦人員、壽險業務、船運,有公司主管,也有基層工作人員。大家背景不甚相同,學習力也因人而定。但由於大家所組成的讀書會形成一個大溶爐,資深的帶資淺,會前指導,會後檢討。主持人主持會議就較輕鬆。
主持人如無法一個人掌控全場,也可請一位資深會友做串場主持人來先做個暖場。讓會友集中力在讀書會主持人身上。等穩定大家情緒後主持人再接棒。故「台北快樂讀書會」的串場主持人都是經驗老到,或機智反應快的老會友,主持人也需抱持樂觀進取、熱忱或負責任的態度。會議的進行,給主持人也是極大壓力。這個壓力可能來自會友參與度不夠熱烈,或主持人經驗不足,自己首先恐慌或不熟悉團體,或對書籍運作不純熟。或自己準備不夠……等,都會造成主持人內在、外在等壓力,而讓會議不順暢。所以,讀書會的主持人幾次磨練下來,都較有包容心,包容別人在做主持人的不順暢。所以一位稱職主持人的培養是要時間和次數的累積。要做稱職的主持人,就必須多參與例會,熟悉環境及讀書會的流程。再依自己性格,來發揮、展現自己。
由於讀書會大都是小團體,20多人至30多人,是一個很好磨練的地方。至於是否一定要呈現出幽默風趣性格,這是沒有強求的。曾有許多老會友對一位能言善道的新伙伴相當推,極力推薦他來主讀書會,或做讀書會的幹部,被我委婉拒絕。原因是,我發現新伙伴喜邀功,在會議中經常大放厥詞,背後常找人從事傳銷事業,所以要培養一位主持人的主持巧固然重要,不然讀書會品質就難控制。
一個會議的進行背後有不少鮮為人知的辛苦面。為的只是一次2小時例會的呈現。
例如「生命輪迴」主持人吳晴華為了邀請心理學、精神科醫師來現身說法。相當花費心力。會長我當然也願意促成,找出和醫學有關人士,輾轉和楊幹雄醫師、陳坤波醫師結緣。他們倆位不但是精神、心理科醫師,吳主持人還要求採催眠法的醫師才邀。當天參與的會友及觀摩者高達六十八位之多,對會友們來說,採用「辯論法」也是頭一回。吳主持人一直惋惜自己沒有機會參加馬汀催眠秀。
85年3月份「鄧小平傳」的過程更是有趣了。本來主持人愈金志大哥並沒有打算主持時用什麼形式表現。在二月份,一位教授教勘學的大學教授劉英柏老師邀朱會長參加詩經協會喝開春酒。協會中有許多前輩一致推薦與鄧小平曾同學過的台灣國寶級人瑞──102歲的陳翰珍爺爺。為了想得到第一手資料,愈主持人及朱會長至中央新村造訪擔任監察院高級顧問的陳爺爺。後來會中一位八十歲會友,也是兒童文學作家蕭奇元先生正要出一本八十歲生日紀念冊,正好請陳翰珍爺爺為其紀念封面提字。據聞陳爺爺的墨寶可是相當珍貴的。所以「鄧小平傳」的進行,我們就採用見証法。陳爺爺就是最好的見證人,他告訴了會友不少鄧小平鮮為人知的小故事,並告知會友鄧小平不姓鄧而姓闞,全場聽到譁然,因書中作者英國駐中共大使只說鄧小平改名而沒改姓。這是此場讀書會進行時有趣的地方。
作者簡歷:文化大學文學士
TBR奇蹟國際訓練機構諮詢顧問
在三年半的運作當中,讀書會每位主持人一致都認為,主持人的成長最大,所以各位朋友,您是否對作讀書會主持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呢?